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3篇
  免费   2652篇
  国内免费   3262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1183篇
地质学   12943篇
海洋学   10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34篇
自然地理   593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616篇
  2018年   434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4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942.
李玉成  徐永昌 《沉积学报》1990,8(2):105-112
本文研究了昆明滇池和太湖无锡湾软体动物壳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利用化石同位素组成,恢复了昆明盆地百万年以来和太湖无锡湾近四万年以来的古气候环境。研究表明:淡水软体动物壳化石氧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最大差值可达7‰;钻孔中的不同层位的贝壳化石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现代贝壳同位素相比,既有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的层段,也有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层段,氧同位素变化周期为十万年;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湿润期对应,而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干燥期对应。化石氧同位素记录了昆明盆地古气候干湿变化有十万年的周期,随时代变新,气候逐渐干燥;以化石碳氧同位素为主,综合沉积物特征,推断太湖无锡湾近20m地层形成于近四万分年至今,气候温和潮湿,环境可能为河口相。  相似文献   
943.
民乐盆地的新构造与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4.
桂林漓江河谷盆地地下岩溶及含水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5.
本文在调研我国西北内陆盆地中的红层与砂岩型铀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沉积相和红化成因为基础的红层分类:把内陆盆地中的红层分为陆解阶段形成的冲积平原红层和浅湖红层;成岩后生阶段形成的河流冲积红层、三角洲红层和沙漠红层;以及表生风化阶段形成的溅泼红(次生红层)等6类红层。并依据这6类红层的特征、产出构造环境,以及含矿主岩到各类红层的Eh、pH、Th/U、Fc~(3+)/Fc~(2+)、Sr/Ba等地化特征值的变化,确定了它们与砂岩型铀矿的关系,即陆解阶段岩石红化时为开放环境,活性铀易于流失,对成矿不利;而成岩后生阶段,岩石红化时的环境为封闭系统,对成矿有利,能形成铀矿床。  相似文献   
946.
<正> 汶东盆地位于中朝准地台鲁西断隆汶蒙坳陷中部,其东有蒙阴盆地,西为大汶口盆地。汶东盆地北与莲花山断裂为界,与新甫山隆起相隔,南邻东平-蒙山隆起。盆地面积约400km~2。其中主要分布下第三系汶口组。以蒙山断层为界,盆地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次级盆地主要受北西向蒙山断层及近东西向颜谢断层控制。朱家庄自然硫矿床即在其中。该区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一、岩石类型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47.
中三叠世滇黔桂深海盆的北侧被动陆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鹤生 《沉积学报》1989,7(2):63-69
  相似文献   
948.
钦州盆地是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格架中的一个独特构造单元.本文研究了其中的志留系-中泥盆统连续沉积的巨厚的类复理石建造.这套沉积具有浊积和等深流沉积的双重特点.综合各项资料可认为:这是一套形成于陆隆处的受等深流改造的低密度浊积岩.它反映了被动大陆边缘的板块构造背景,与国内外古代和现代的等深流沉积均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49.
本文记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志丹群的孢子和花粉。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两个孢粉组合,其中一个组合产自环河-华池组上段,另一个组合产自泾川组,经与已知资料分析对比,前者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早期,后者时代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探讨了两个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指出沉积区在环河-华池组上段沉积时为亚热带偏湿的气候,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干旱气候的控制,泾川组沉积时为热带、亚热带偏干旱气候。对孢粉植物群分区问题做了论述,说明研究区志丹群的孢粉植物群应归于G.F.Herngreen和A.F.Chlonova(1981)划分的北极-欧州亚省(Boreal-European)。文中描述了五个新种:Divisisporites palmatus sp.nov.,Biretisporites minor sp.nov.,Camarozonosporites scabratus sp.nov.,Piceaepollenites minutus sp.nov.和Ina-perturopollenites plicatus sp.nov.。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