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963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2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5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洞穴化学沉积物气候-环境记录机理研究中,亟需了解各种环境替代指标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我们以洞穴滴水为主线长期系统监测研究了气候-环境信号的传递过程和受控因素,判别了洞穴顶板土壤基本情况(自然和人为作用),分析了洞穴滴水的水动力特征,归纳了水文、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简单模型,考察了滴水的DOC、荧光强度及相关性,综合探讨了氢、氧、碳同位素信号传递过程及其受控因素,以及对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的对比.当前我们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是发现滴水的溶解有机碳和荧光强度以每年4~6月最强,并与洞穴上覆植被条件成正相关;降雨对洞穴滴水氧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和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蒸发作用对氧同位素信号的传递有不大于2‰的影响作用;植被条件对滴水碳同位素信号起主导控制作用,δ13C值在湿热条件下低于干冷条件,明显受降雨稀释效应、水动力过程、方解石溶解/沉积作用和CO2逃逸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况顺达 《贵州地质》2006,23(1):F0004-F0004
喀斯特石漠化成为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近年来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它已经成为西南喀斯特地区一个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涉及滇、黔、桂、湘、川、渝、鄂、粤等八省、市、自治区,约339个县(市),面积约74万km~2,人口约  相似文献   
83.
北京石花洞位于房山花岗岩体边缘向形带的东北扬起端,与北京猿人遗址南北相望。地层为460Ma前形成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洞穴大形态从25Ma前的上新世开始形成,洞内钟乳石从0.37Ma前的中更新世开始形成。在中国岩溶洞穴中,北京石花洞的层数最多,洞穴钟乳石种类齐全,裂隙渗透水沉积的石盾多、体积大,滴水沉积的石笋叠置关系明显,池水沉积的月奶石发育好,全新世石笋微层理发育清晰。该洞的大形态反映了北京西山新构造运动的期次,可以同华北地文期和永定河阶地对比,洞内钟乳石记录了中更新世以来北京西山古环境的变化,可以建立第四纪剖面,与周口店洞穴群碎屑沉积物剖面进行对比。钙板的铀系年龄为334.99~366.74ka,可定名钙板组。粗犷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69~235ka,粗犷石笋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130~518ka,为中更新世沉积,可定名云水洞组。杆状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4.9±2.1~100.3±11.1ka,为晚更新世沉积,可定名石花洞组。在全新世石笋中,微层与微层之间存在厚约1μm的条带状纹线,是划分微层层数的标志,具有微层理的石笋14C年龄为为0.58~2.50ka,AMS14C年龄为为130±100~670±130a,可定名守备支洞组。  相似文献   
84.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特性与开发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溶洞旅游资源是一类位于地下的特殊景观资源,具有五大特征:1.不可再生性但可永续利用。2.资源旅游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3.在岩溶分布区具遍在性和景观自身的雷同性。4.因属环境脆弱性资源,故旅游开放后表现出高度变异性。5.存在旅游生命周期律。在溶洞资源开发中,必须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即:1.调查、研究、评价。2.科学规划。3.合理开发利用。4.有效保护和管理。此外,对在溶洞资源开发中的近邻互斥效应和立法保护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喀斯特与洞穴合作研究是中国与斯洛文尼亚两国1995 ̄1998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之一。通过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研究所在这3年中的合作与交流,从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旅游洞穴的管理、保护、客源与市场分析等几方面,对斯洛文尼亚与中国的云南省两者的洞穴旅游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中国云南省的洞穴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拥有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旅游洞穴资源,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和发展前景;而斯洛  相似文献   
86.
黄慰文 《第四纪研究》1998,18(3):282-282
在1998年春盘县大洞;日石器遗址发掘中,洞内堆积顶部所记录的一次异常强烈的晚更新世洞穴崩塌事件得到进一步确认。这个洞穴的堆积层不仅含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而且有明确的同位素年龄,从而使我们可以在比较准确的年代基础上探讨崩塌事件与第四纪环境变化的关系。盘县大洞位于贵州高原西南的岩溶地区,海拔1640~2000m。洞厅纵深250m,宽23~56m,堆积面距洞顶22~30m,总面积约9900m2,是国内已知旧石器洞穴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大洞洞厅横剖面大部分呈三角形,近洞口处为崩塌形成的自然拱形。洞内充填了由石灰岩大塌块、石灰岩和钟乳石角砾、砂、砂质粘土、粘土和原生钟乳石钙板、石笋等  相似文献   
87.
喀斯特区域的水化学不稳定性——以黔中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中地区是岩溶作用发育的喀斯特区域.1993年秋和1994年春末采自该地区不同类型水样的水化学分析表明:碳酸盐岩裂隙泉水呈中偏碱性,为[C]Ca-Ⅱ型;秋季离子总量、HCO3-及Ca2+浓度大于春季.裂隙泉水流经地表一定距离后,HCO3-降低,pH及SO42-、Cl-、K+、Na+明显增高.黄果树的天星桥、水帘洞及落水潭三个部位河水的SO42-、Na+以及Fe3+、NO3-等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也更加明显.春季因瀑布暴气,CO2的逸出,钙华生成更强烈一些.红枫湖作为喀斯特区域地表水的汇集地,HCO3-与SO42-的当量比值仅2.1~2.4;Ca2+与Mg2+比值上升为2.4~4.2,Cl-浓度较碳酸盐岩裂隙泉水增高1倍;Na+浓度增高一个数量级.说明流域内地表土层溶蚀及人为污染影响的增强.土层孔隙水属强矿化水,而湖水呈现过渡特征.碳酸盐沉淀作用、硫酸盐矿化作用及固氮氨化作用,导致水质组成的显着差异.  相似文献   
88.
89.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占全球陆地面积15%,居住着近10亿人口的喀斯特区域,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在环境科学和喀斯特学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产生了喀斯特环境学这一边缘分支学科。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人地关系角度简要地论述了喀斯特环境的结构、功能和特性,并以贵州为例,对喀斯特环境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环境生态系统变异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灾变承受阈值弹性小,是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最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