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新疆喇嘛苏铜矿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永新 《矿产与地质》1994,8(5):369-372
喇嘛苏铜矿床矿化类型为接触带、断裂裂隙、岩浆期后热液型,其成矿受断裂、岩体和层位联合控制.今后找矿(1)黄铁矿化砂砾屑结晶灰岩、矽卡岩化灰岩与NE、NW向成矿期断裂的交汇、复合处;(2)岩体与JxKs-Jxks的不整合接触处,岩体的“内湾、外湾”构造和岩体超覆接触处;(3)NE向成矿期断裂与其它构造带的迭加地段.  相似文献   
52.
吐哈盆地南缘雅满苏西大沟剖面石炭系含有丰富的腕足动物化石,可划分为8个群落和1个搬运化石集合。个体生态、行为习性、营养结构的分析及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的研究表明:这些群落的生态位界于BA2和BA3之间,缺乏BA4和BA5较深水群落,说明该区石炭纪海水深度不超过60m。各群落自身演替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各群落在时间上相互取代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海水深度,与该区石炭纪4次明显的海水进退三级旋回密切相关,其中第二旋回的影响最为明显,并形成了白鱼山组顶部的不整合面。控制该区相对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石炭纪发生的4次构造运动,其次是全球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53.
G.  Festa  A.  Zollo  G.  Manfredi  M.  Polese  E.  Cosenza  申彤 《世界地震译丛》2006,(5):53-62
世界上有些火山地震位于人口密集区,因此与喷发前地震活动有关的地震危险性及其对工程结构的潜在破坏应该是危险性评估及管理的一部分。维苏威火山(意大利南部)就是如此,在那里数十万人面临火山及相关的地震危险的威胁。通过对维苏威火山地震活动相应的震级、震中及震源机制进行地震波形的大量模拟,本文研究了喷发前地震活动的影响。进行地震合成处理,以求得强地面运动特征参数,这有利于估计建筑物多的地区由期望的最大单个地震事件和大量小地震的累积效应所造成的地震破坏。选择一组所记录的地震比较合成的和观测的强地面运动参数,以证实模拟方法是否可靠。由于在维苏威地区下面的浅深度存在明显的速度不连续性,不同距离的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似乎受地震深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滞后能量谱与结构物的塑性变化有关,它明显取决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G-R)的b参数。1997年在意大利翁布里亚-马尔凯发生的地震(M5.8),虽然并未记录到很大的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但却造成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通过在合理的期望范围内改变G—R定律参数,我们注意到累积滞后能量与在翁布里亚-马尔凯震源附近的观测值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54.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前发生过造山后伸展作用,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本区经厅了短暂的造山作用,形成前陆盆地并推积了滨浅 海相磨拉石建造,同时伴有同碰撞期花岗岩产生。中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本区进入造山后的陆内伸展作用阶段,并发育大量火山岩。火山岩碱质含量高,碱质成分中Na2O>K2O,且显示双峰分布特征;碎屑岩成分熟度和结构熟度降低,表明中石炭世一早=叠世本区进人陆内伸展构造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55.
高压低温变质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程度很低,本文选择苏胶地体四个有代表性的榴辉岩相岩石,蓝晶石榴辉石,石英榴辉岩,蓝晶石石英岩和绿帘石石英脉作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榴辉岩相岩石的流体包裹体均程度不同地发生了次生变化,未发现原生包裹体。蓝晶石榴辉岩中的石英包裹体表现为变质峰期的流体成分特征:均一温度较高,冰点相对较低,成分复杂多样,且深源特性,而其它样品则代表退变质阶段之产物;成分简单,盐度较小  相似文献   
56.
苏北东海晋宁期蛇绿岩与苏胶造山带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北东海-赣榆地区出露的东海杂岩是苏胶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苏胶造山带的古老中带早期演化历史的重要地区。本文通过恢复和研究东海镁铁-超镁铁岩中的蛇绿岩、追苏胶造山带早期演化历史,为寻找金红石蓝晶石、金刚石、榴石宝石等与镁铁-超镁铁岩有成因联系的矿产资源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7.
在简要介绍苏阿苏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基础上,论述该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的补、径、排机制、水动力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水铀迁移、沉淀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铀成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58.
基于雨洪安全格局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胜  韩静艳  周敏  蔡勇  韩宗伟  黎贝 《地理研究》2018,37(9):1704-1713
城市调蓄用地总量减少、泄洪网络被建设用地割裂、汇流用地与建设用地重叠等是造成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在产流源头、产流途径以及汇流地三个层面,充分利用原有自然雨洪调蓄系统,建立能够消纳极端暴雨水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以长沙市苏圫垸为例,基于地形数据、水文气象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SCS水文模型,模拟极端降雨的雨洪淹没区和雨洪廊道,并建立雨洪安全格局。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结合模型模拟确定苏圫垸低影响开发设施位置及规模,即开发后应保留雨洪斑块面积228.2 hm2,控制水量107.5万m3,雨洪廊道面积51.5 hm2,控制水量10.1万m3。可为探索基于极端气候下内涝防控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应用多种数学地质方法研究苏皖北部上元古界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地球化学演化的波浪式特征及其与构造运动波动性的关系。作者认为,化学波浪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其时空演化特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