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福建东山变质岩LA-ICP-M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长煌 《中国地质》2016,(3):738-750
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东山地区变质岩的年龄为176.8 Ma、203 Ma、230 Ma、1320 Ma、1810 Ma等,其中176.8 Ma为火山-沉积岩中的岩浆锆石,代表着地层形成的年龄;203 Ma、230 Ma为继承岩浆碎屑锆石,代表了晚三叠世源区火成岩的物源年龄;1810 Ma、1320 Ma为变质岩继承锆石,代表了基底物源年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贫硅、高铝、铁,富钾,Co、Ni、V含量低,Ba、Rb、Zr、Hf、U、Th及La含量高,具壳源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略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无明显的负铕异常,表明变质岩的部分物质与地幔有关。福建东山地区亲营山组可能属早侏罗世晚期华夏陆块边缘进入裂陷期海陆交互相火山-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72.
塔里木盆地苏盖特布拉克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发育3种类型碳酸盐岩微生物(蓝细菌)建造,即下部微生物丘状和层状建造、中上部微生物礁和顶部叠层石建造。微生物丘状和层状建造的特点是似层状孔洞和纹层结构发育,形成于潮下高能带,与微生物席粘结有关,分布相对稳定。微生物礁是由枝状或丛状微生物骨架生长和微生物席粘结两种方式形成,分布较广,可分为两大期:第1大期发育在海退背景下,呈宏观块状建造特征;第2大期则发育在较大的海侵背景下,呈现两期点礁特征。叠层石建造发育在更大范围的海侵背景下,超覆于点状建造之上,要求的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由微生物粘结作用形成,其中叠层石和核形石是其重要标志,仅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的苏Ⅱ、苏Ⅲ和苏Ⅳ剖面近顶部。  相似文献   
73.
玉勒肯哈腊苏中型斑岩型铜(钼)矿主要赋存在闪长玢岩中,有少量矿化产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黑云母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石膏化、磁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斑岩期、剪切变形期和表生期,铜和钼矿化主要形成于斑岩期的硫化物-钾硅酸盐阶段和辉钼矿阶段。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H2O-NaCl型和H2O-CO2(±CH4/N2)-NaCl型。硫化物-钾硅酸盐阶段的成矿温度为141~500℃,主要集中在200~340℃;流体的w(NaCleq)为2.96%~14.97%;流体的密度为0.60~0.98 g/cm3。碳酸盐阶段的流体以中-低温度(140~320℃)和低盐度〔w(NaCleq)为2.74%~10.61%〕为特征。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于-4.5‰~-0.1‰,峰值为-3.5‰,表明硫来自深源岩浆。石英和方解石的δ18OSMOW值为9.1‰~13.2‰,δ18OH2O值为2.05‰~6.28‰,δD值为-120‰~-97‰,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混合有大气降水;碳酸盐阶段的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混合有岩浆水。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373.9±2.2 Ma)〕,成矿作用与闪长玢岩的侵入有关。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导致流体沸腾,同时,水-岩交换反应、流体成分的改变等在铜钼成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
西天山吐拉苏盆地安山岩中发现岩石包体及地质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西天山斑岩型铜矿找矿前景良好,但面临攻坚;吐拉苏盆地是西天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集区,晚古生代吐拉苏盆地是北天山洋向南向伊犁板块之下俯冲形成的“西南太平洋型”岛弧环境,在金矿深边部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值得关注。笔者最近在岛弧安山岩中发现硫化物矿化二长斑岩、细晶闪长岩等岩石包体。岩石包体发现于塔乌尔别克金矿区,多呈浑圆体或次棱角状,随机分布于安山岩中,与围岩界线截然,常见安山岩围绕岩石包体形成冷凝边。二长斑岩包体显示似斑状结构,斑晶由斜长石和钾长石组成;细晶闪长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细晶结构,块状构造;寄主安山岩为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少量角闪石及单斜辉石,基质由短柱状斜长石及少量单斜辉石组成,玻基交织结构。二长斑岩包体、细晶闪长岩包体和寄主安山岩三者具有极为相似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这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点反映岩石包体是岛弧火山喷发过程中从下覆地质体捕掳成因,指示安山岩层之下存在同源斑岩体并可能已发生硫化物矿化。综合考虑吐拉苏盆地铜矿化点、酸性热液蚀变、高硫型和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组合关系,认为盆地内发育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金铜成矿系统,塔乌尔别克是斑岩型铜金矿找矿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75.
内蒙古牙克石市喇嘛山有海西期至燕山期白岗质花岗岩岩组和花岗斑岩岩组出露。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波及, 塑性地层发生褶皱, 刚性岩层断裂, 形成区内大小28座突兀挺拔、陡峭嶙峋的花岗岩奇峰; 又由于该区气候湿润, 岩石风化、溶蚀较快, 周围岩石脱落, 导致各种类型的花岗岩峰石球化, 形成大量石蛋、石柱、象形石、石槽、岩臼、石穴等微地貌。本文简要叙述了喇嘛山花岗岩景观的类型、特征, 并与其他地区典型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6.
玉勒肯哈腊苏中型斑岩铜(钼)矿是新疆准噶尔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上的一个重要矿床.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中,少量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类型为纯气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液体CO2的三相包裹体和含CO2两相包裹体五种.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140~340℃,流体盐度在3.06%~ 14.97%之间,密度集中于0.61~1.01 g/cm3.成矿流体的气体成分以H2O、CO2为主,其次为N2、CH4、C2H6;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为主,其次为Ca2+、K+、Mg2+;阴离子以SO42-为主,其次为C1-和F-.单个石英包裹体拉曼谱测试表明,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具有明显的CO2谱峰,此外j丕有H2O(-OH)峰,部分具有CH4峰和N2峰.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CH4(N2)体系.主成矿阶段的流体具有深源特征,成矿作用与斑岩有关,发生在浅成氧化环境.碳酸盐阶段方解石中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液体包裹体,少量气体包裹体.碳酸盐阶段具中低温(161~298℃)、低盐度(4.65% ~7.17%)和低密度(o.78 ~0.95g/cm3)的特征,反映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77.
施建荣  杨红  刘福来  孟恩  刘平华  王舫  蔡佳 《岩石学报》2013,29(6):2251-2264
新疆西南天山哈布腾苏地区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基性岩(榴辉岩和蓝片岩)主要以形态各异的岩块或构造透镜体形式产于其围岩变质沉积岩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中.本文对这些变质基性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对其原岩性质及区域构造演化进行了讨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原岩成分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和少量碱性玄武岩.榴辉岩原岩可进一步划分为N-MORB(正常洋中脊玄武岩)、E-MORB(富集洋中脊玄武岩)和OIB(洋岛玄武岩)三种类型,而蓝片岩为OIB型.第一种榴辉岩具低的TiO2(1.00% ~ 1.08%)、P2O5 (0.09% ~0.15%)和∑REE(35.98×10-6 ~ 43.51×10-6)含量以及低的LREE/HREE(1.35 ~ 1.43)和(La/Yb)N(0.63 ~0.71)比值等特征,具有N-MORB属性,暗示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大洋环境;第二种榴辉岩具有较高的Ti(TiO2=1.35% ~2.25%)、P(P2O5 =0.05% ~0.20%)和∑REE(60.10×10-6~ 77.35×10-6)含量和较高的LREE/HREE(1.25 ~2.43)、(La/Yb)N (0.52~1.52)比值,具有E-MORB特征;第三种榴辉岩TiO2含量为1.16% ~2.86%,Zr/Y=5.32 ~ 7.78,∑REE=79.12×10-6 ~ 192.1×10-6,LREE/HREE =4.15 ~6.54,(La/Yb)N =3.77 ~9.44,其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显示OIB属性,暗示其原岩可能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而OIB型蓝片岩则富集TiO2(1.39%~2.86%)和∑REE(88.18×10-6~227.8×10-6)和具有相对高的(La/Yb)N(5.03~9.84)和Zr/Y(4.93 ~9.55)比值,这些特征与OIB型榴辉岩类似,暗示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区.新疆西南天山哈布腾苏地区具MORB和OIB属性岩石组合的出现揭示该区早古生代曾发育有洋盆,其演化过程中可能受到结晶分异作用以及异源岩浆混合的影响,导致该区的变质基性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MORB和OIB的亲缘性,暗示其原岩是在大洋中脊和临近洋岛共同作用背景下形成的.该区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形成可能与先存洋壳残片经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后期构造折返有关.  相似文献   
78.
矽卡岩成因模式研究进展:兼论新疆雅满苏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矽卡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其研究历史超过一百年。然而,矽卡岩的定义却相对模糊。直到近年来,具有特征性矽 卡岩矿物组合被认为是确认矽卡岩的关键。对于矽卡岩的成因亦长期缺乏统一认识。从花岗岩与灰岩的接触交代成因拓展 到基性- 超基性岩与碳酸盐岩接触成因,再到其岩浆成因,反映出矽卡岩所包含的地质过程和意义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对 矽卡岩矿物中的熔体包裹体和岩浆混染实验等为矽卡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铁矿床是与矽卡岩相关度最大的一类 矿床,单个矿床储量可达5000 Mt(平均品位约45%)。与矽卡岩有关的铁矿床通常与基性- 超基性岩有关,流体盐度高, 且碱交代发育,相对IOCG 具很低的金含量。本文结合作者实际研究资料,阐明新疆哈密地区雅满苏矽卡岩型铁矿的矽卡岩 化过程。  相似文献   
79.
沈阳四塔是沈城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寓意深刻,堪为北方民族文化之奇绝。清太宗皇太极称帝后,为了保护龙兴重地盛京城币口大清王朝的江山永固,兴旺发达,在距盛京城五里处的东、西、南、北四方,建立护国四寺四塔。  相似文献   
80.
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苏东南地区主力产气层段之一,低阻气层相对较发育,其测井响应表现为低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和低电阻率特征.根据常规测井处理方法,对苏东南地区50口试气井106个试气层段进行了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参数交会图分析,结果发现低阻气层的电阻率数值分布范围与邻近水层的电阻率基本相当,甚至有些含气段的电阻率比水层的电阻率低,在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参数交会图中,含气层的分布区与气水同层分布区相混,无法准确区分.另外,低阻气层在深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重叠图上基本无幅度差,这就可能造成有效含气层的漏失.针对上述这种电阻率相对较低的气层,利用非电阻率测井信号,优选声波孔隙度(ФS)、密度孔隙度(ФD)、中子孔隙度(ФN)测井资料进行重叠图处理(ФS-ФN、ФD-ФN),并增加纵波等效弹性模量差比值参数来综合识别气层.在含气层段,一般具有ФSФN、ФDФN、等效弹性模量差比值大于0.1的特征.上述综合识别含气层的方法,其判别结果不受电阻率的影响,因此在低阻气层发育的部位能够有效识别气层.经对50口试气井106个试气层段试气资料进行处理,气层识别综合符合率达9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