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一、概述道路工程建设中,首先是道路征地测量,征地测量的面积计算通常是采用行列式计算面积,即先求出多边形各拐点坐标,然后应用下式计算:S=x1y1x2y2····xiyixlyl用此公式计算较为繁杂,尤其是计算缓和曲线的直角坐标。实践中,城市道路尤其是...  相似文献   
82.
83.
在青海省西南部青藏公路东南侧的通天河支流——布曲北岸 (33°4 4′4 5 .2″N,92°11′2 8.1″E) ,发现一条拔河 0~ 18m的湖相沉积剖面。湖相沉积物的 U系测年结果为 88.9~ 5 6 .2 ka,确定其沉积时代为晚更新世早中期。结合孢粉分析结果 ,本文探讨了青海省西部地区通天河及布曲流域晚更新世早中期的古植被与古气候。初步研究表明 ,在该剖面的下部和上部沉积期间 ,当地生长松、桦、冷杉等乔木和蒿等草本植物 ,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剖面中部沉积期间 ,蒿、藜、禾本科和麻黄等草原植被明显增多 ,气候凉爽干燥。剖面沉积期间气候曾经历过温暖湿润和凉爽干燥的波动。植被与气候的变化具有从末次间冰期晚期经末次冰期早冰段到末次冰期间冰段中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84.
庄唯一 《四川气象》2005,25(2):35-35
六月的一天,康定县城乍暖还寒,习习的西北风夹裹着丝丝细雨,被山峰割锯的天空灰蒙蒙的,心情也有些阴暗。然而,当我钻草丛,踩乱石,七弯八拐,抹去一脸雾水,来到气象站时,被眼前的景致深深地感动了:正赶上站里清洁仪器,风雨中,挑水、松土、修剪杂草、擦洗仪器,七八个职工动作干练,有说有笑。风杆摇晃,小马过来扶着;曲管地温表有点偏,小杨正正支架;听说湿度自记不灵敏,老陈又去测场查看感应器。一阵忙碌过后,个个头发潮湿,黑黝黝的面庞经过汗水、雨水的洗礼,愈泛高原人特有的红晕。晌午,雨丝化成了云雾。他们在测场边草地上铺几张报纸,摆上各自带来的锅魁、蒸馍、  相似文献   
85.
大磨曲家金矿是产于招平主断裂内的蚀变岩型盲矿床,对该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金矿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建立了金矿深部盲矿定位预测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7.
喀拉曲哈铜矿是东昆仑西段古尔嘎金铜成矿远景区中的一个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矿床,本文重点介绍了喀拉曲哈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箕状盆地进行成因分类,并对比了不同尺度的盆地和凹陷.讨论了其成因机制,事实证明具有相似形态的箕状盆地可以有多种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89.
说到山便会想起石,一重山两重山,山峦叠嶂,一块石两块石,石叠成山。似乎所有的山都不外乎如此,但是把山、石和梅花结合起来便有了另一翻韵味。这里的梅花不是寒冬傲骨的雪梅,它经得住春天的风吹,夏天的日晒,秋日的雨大,冬季的雪飘,依旧挺立在那里,成为独特的风景,它用自己独特的美丽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价值,致富了一方百姓。这是哪里?岂不是梦境中的世界,回眸一看,竟是九曲黄河的拐弯处——垣曲。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端,运城市东北部,地处大陆板块南部,鄂尔多斯地块与河淮地块接触带南端,中条断拱东北端东侧,北靠中条,南濒黄河,三面环  相似文献   
90.
李胜利  马水平  周练武  黄晓娣  韩波  李航 《地球科学》2022,47(11):3960-3976
河流辫曲转换与共存是自然地理学、水力学、河流沉积地质方面的研究热点问题,也对古代河流沉积环境恢复与储层预测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对河流辫曲转换与共存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构造变动与地貌单元、坡度(坡降)的陡缓差异、物源远近与水动力条件、气候变化与植被发育状况、海/湖平面变化等主要因素控制着辫曲河型转换过程,其中构造变动与地貌单元是最为关键因素;然后总结了辫曲转换与共存这一理念对古代河流沉积恢复研究的4点启示;再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中二叠统下部的下石盒子组为例,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地震属性与砂岩厚度分布规律,把辫曲转换与共存的理念应用于古代河流沉积环境恢复之中,最终再现了气田区H21砂层河流沉积分布格局,明确了该区北辫南曲、辫曲转换与共存的规律,指出在辫曲转换地带与相邻的曲流河发育的区域更易于产生废弃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