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15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塌陷区混合回填膏体是由全尾砂、废石人工制备得到的复合宽粒级散体,其渗透性能直接影响到塌陷区回填体稳定性及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采用自制的渗透性试验装置,研究了废石含量、废石粒径对混合回填体渗透系数的影响,并对回填体固有特征参数(粒径小于0.075、0.02 mm颗粒含量、不均匀系数 、平均粒径)与渗透系数之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回填膏体渗透系数随废石掺量及粒径增大而增加,细粒效应显著。回填体中粒径小于0.075、0.02 mm颗粒含量对其渗透性影响至关重要,与渗透系数呈负指数关系。渗透系数随 值增大而增大。当 20时,渗透系数增加趋于稳定。给出了混合回填体渗透系数定量方程,其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2.
全尾砂-废石混合回填膏体流动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吴爱祥  王洪江  周喻  熊有为  仪海豹 《岩土力学》2013,34(12):3464-3470
质量浓度、废石掺量是影响尾砂-废石混合回填体流动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对膏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对于控制膏体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改进的小型直剪装置进行混合回填体直剪试验,以黏聚力、内摩擦角、抗剪强度为依据,综合得出了混合回填膏体流动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膏体在受力变形前期呈较为明显的似弹性性质,随废石掺量增加,位移-剪应力曲线中阶梯状变化趋势增加;回填体黏聚力取决于质量浓度,内摩擦角受质量浓度和废石掺量影响程度基本相同,两者协同作用;质量浓度在80%~88%范围时,黏聚力随质量浓度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内摩擦角与质量浓度呈S型变化趋势;抗剪强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82%~84%区间抗剪强度变化显著,流动性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103.
某外海工程在沉设超长大直径钢管桩施工过程中,发生钢管桩在海床泥面附近严重变形的情况。通过对本工程超长大直径钢管桩产生变形的可能性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变形处局部加强处理方案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论证,并对加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优化后,最后采用一可靠的加强处理方案。为类似工程避免发生此类质量事故和钢管桩局部变形水下加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岩土力学》2017,(12):3635-3642
为了研究地表塌陷区回填体破坏过程中的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利用医用X-Ray CT及小型加载装置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回填体实时单轴压缩扫描试验,重构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回填体的多组分结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应力值增大,回填体孔隙率增加,应力超过峰值应力80%后,孔隙率陡增,孔隙主要以X型共轭面分布;回填体孔隙率随含石量增加而增大;回填体细观结构演化过程可划分孔洞持续压密、孔洞先压密后扩容、孔洞持续扩容、相邻微裂隙的贯通、不均质区的孔隙扩展6种模式;回填体在峰值应力80%以前,CT数、孔隙率变化幅度小,回填体中并未出现显著的贯穿性裂缝,主要以原生孔隙的压缩与扩容、次生孔隙的萌生与扩展两种状态为主;应力超过峰值应力80%后,CT数急剧降低,孔隙率陡增,回填体中的原生、次生孔隙结构逐渐贯通,形成贯穿性裂缝,回填体破坏。  相似文献   
105.
针对东乡县湿陷性黄土回填碾压质量要求及控制工序,用运碾压厚度试验、含水率试验、碾压遍数试验、碾压速度试验等,从湿陷性黄土回填碾压的两个控制工序,即黄土回填和黄土碾压出发,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压实度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施工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在相同压实条件下,适宜的回填厚度有益提高压实度质量和效益;确定最佳含水率后,在施工中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相对扩大土的含水率控制范围,既能达到整体压实稳定,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在相同的回填条件下,同一深度的压实度随压实机械功能增大,压实度越高;在相同压实功能条件下,同一深度范围内碾压遍数越多,压实度越高;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提高土基强度的效果有一定限度,吨位增加到一定限度以上,效果提高愈为缓慢;碾压速度加倍时,碾压遍数相应加倍,应针对具体碾压材料层和所用压路机,通过铺筑试验区域选择合适的碾压速度。  相似文献   
106.
祝捷  罗熠 《探矿工程》2009,36(2):16-20
GJY灌浆自动记录仪后处理软件主要配合G JY系列灌浆自动记录仪使用,用于采集、分析和管理各类灌浆施工数据。主要介绍了该软件的研制背景、功能设计、开发平台、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运行平台、主要功能、当前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7.
以工程实践为例,简述复杂岩溶地基处理中小口径钢管桩与固结灌浆技术联合应用的设计、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王秋明 《地下水》2009,31(2):128-130
泥结碎石近年来已在许多黄河堤防道路硬化工程中得到应用。详细介绍了泥结碎石的施工工艺,具体包括放线,准备下承层,材料回填,拌合,整形,碾压成活,检验,养生等步骤;并强调了施工控制的多个要点,为黄河抢险交通线发挥作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在洪雅城东电站坝基砂卵石层中施工帷幕堵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帷幕堵漏的成孔工艺、灌浆工艺及工程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10.
石鸣  马小锋 《地球》2013,(1):102-105
本文对裂隙岩体GIN法渗透灌浆理论公式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推导与总结了一套裂隙岩体GIN法灌浆强度值的理论公式,为GIN法灌浆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