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301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81篇
地质学   1034篇
海洋学   38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随着地球科学的进展 ,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则是目前用于探测岩石圈导电性最有效的地球物理先进技术。它把现代性能优良的宽频带大地电磁系统 (MT 2 4NS或V5 2 0 0 0 )与长周期智能化大地电磁系统 (LIMS)配套使用 ,采集地面上频率范围为n× 10 -4~n× 10 2 Hz的天然电磁场信号 ,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反演计算 ,获得深达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地下导电性结构模型。此模型不仅可以提供有关岩石圈地质构造轮廓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可以间接反映现今地下深部的热结构特征和物质状态分布特点。多年来 ,应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表明 ,高原的中、下地壳确实是良导电性的 ;它可能说明西藏地壳中普遍存在岩石的局部熔融 ,或地热流体。沿着应县—商河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从电性的角度证明了太行山山前断裂为一组向东倾斜的深断裂 ,华北地区岩石圈以其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区 ;东区为低阻区 ,与构造活动区的岩石圈导电性特征相符 ;西区为高阻区 ,表现出稳定大陆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电法在濒海及岛屿地区寻找地下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国 《地下水》2003,25(3):172-173,175
采用电法的基本原理,研究各种不同岩性和成淡水的电性差畀,划分地下成淡水分界面。在严重缺水的濒海及岛屿地区找到了较好的地下淡水,解决了守岛部队吃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机载激光测深中的波浪改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新研制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基本配置,提出了3种可供选择的波浪改正计算方案(也称为深度值归算方案),具体分析了3种方案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从理论上对3种改正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4.
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浅海地形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海底地形技术理论发展的综述,概括在该领域内目前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37.
乌鲁木齐——库尔勒地震转换波测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胥颐 Ospann.   《内陆地震》1997,11(3):202-211
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研究了天山地区乌鲁木齐--库尔勒剖面的深部构造特征。地壳中存在5个国煌速度界面,并被数条断裂切割,相应地分为5个构造单元;天山中部的界面均有没和蔼的抬升,在地壳中形成逆部断裂,而地的厚度小于南北两则地区,表明地幔的物质 隆起,有可能造成地壳平均密度增加;天山南缘的和静、巴伦台一带断裂错综复杂,界面严重变形,是未来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  相似文献   
38.
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MTS)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影响是山区MTS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做了理论分析并用均匀半空间表面二维地形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影响不仅与MTS资料的种类、极化模式、场源电磁波周期及测点位置有关,而且还依赖于不同的地形形态和尺度。此外,还根据悬崖模型计算,给出了关于地形影响范围的估  相似文献   
39.
Bens.  AK 《地质科学译丛》1997,14(3):54-56,64
地球物理方法可以有效地用来检测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近来在美国犹他州犹他县采用了电阻率测深法和甚低频法来检测浅层没气污染。以胶所打的监测井为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组分性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地球物理数据的解释提供了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40.
山西奇村地热田的勘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丰  肖建华 《地质论评》1996,42(5):475-480
通过近期对山西省忻州市奇村地热田进行的实地物化探勘察发现:地下热水的分布范围内视电阻率普遍偏低,且水温愈高,视电阻率愈低,在α 卡异常处均有地下热水存在。该地热田的热水分布区内的隔水层和盖层为亚粘土,粘土层。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钠型及氯化钠型,热田热水赋存和滞留于浅层次生热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