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0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68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00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2483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43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何瑛雄 《湖南地质》2003,22(1):47-50
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由于“高填深切”改变了自然条件下的地质营力,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尤以岩质边坡开花后的稳定问题突出,只有对自然岩质边坡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提出合理的人工边坡设计方案.而传统的岩质边坡分析方法多是定性的笼统地分析,对岩质边坡的成生机理难以做到具体的分析,许多地质现象无法解释.运用系统工程地质有关边坡变形渗流场的稳态坡形理论对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慈利段的典型岩质边坡的成生机理及边坡开挖后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人工边坡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2.
运用非平衡钻探工艺理论,对煤矿瓦斯地层进行大口径钻孔的钻探,使目标层富集的高压瓦斯经抽放后得到释压,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在针对小构造带形成的角砾岩、松散煤层、不稳定地层等瓦斯地质条件下,采用中压风作为冲洗介质进行钻探中所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新型的钻具级配、正反向一体化钻头等,并且对风介质的排渣机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63.
遥感信息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葛咏  王劲峰  梁怡  马江洪 《遥感学报》2004,8(4):339-348
近年来遥感技术及遥感信息产业化发展迅猛 ,但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制约着遥感信息的产品化和实用化的进一步发展。虽然 ,这一问题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并提出和采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但这些方法在分析遥感信息不确定性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点 :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传递机理。本文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套遥感信息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64.
本文通过对东北区资源型地域经济系统一一伊春市地域经济系统形成演化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源型地域经济系统——伊春市地域经济系统形成演化的机理,以求丰富对资源型地域经济系统尤其是东北区资源型地域经济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期能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东北区诸多资源型地域经济系统的调控与转型提供些许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65.
论氢化物是成矿的重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氢与化学元素起源的相关性,一些类地行星大气含氢及氢化物,单质及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和理化性质的讨论,结合现代火山、温泉气体组成,矿物岩石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认为在地球深部高压富氢强还原性环境,含有单质及合金氢化物。这些氢化物较对应的单质、合金的熔点、沸点低许多,具有高扩散性、高化学活性、易碎性,可形成具个性差异的氢化物气体、液体和纳米固体氢化物粒子,并能在多次地质事件中反复迁移,直至地球浅部。由于压力、温度骤降,氧逸度剧增,酸碱度发生变化,上述氢化物分解、水解、氧化、硫化沉淀富集形成各种矿床。  相似文献   
966.
中国沉积盆地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芳 《江苏地质》2004,28(1):7-10
低熟油气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资料,在我国陆相沉积,尤其是东部第三系盆地中较为富集。其生烃组分有树脂体、木栓质体、一些种类藻以及经细菌改造的有机质。总结了低熟油的成因与其分布规律,有利于低熟油气的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967.
昌化鸡血石冻地致色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对昌化鸡血石的冻地致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田黄冻的黄色是由于Fe^3 和Cr^3 等杂质元素的类质同象混入引起,芙蓉冻的淡红色是由于Cr^3 的类质同象混入引起,而薄荷冻的淡绿色和朱砂冻的紫红色则是由于其中分别存在独立矿物伊利石和针铁矿所致。  相似文献   
968.
卞学洛 《地下水》2004,26(2):91-96
天津市东丽区第四系Ⅱ组深层淡水在长期较强开采状态下未发生水位持续下降及大面积深层淡水成化污染,十余年来地层沉降基本消失.该地多年来中更新统淡水及上更新统、全新统咸水水位具有同步不等幅的动态,证明它们之间联系密切,地层中渗透系数小于10-3m/d的历次海侵沉积层及压实的粘土层具有半透膜特性,咸水越流补给第Ⅱ承压含水组的是淡水.适量加大Ⅱ组淡水开采强度,使其产生越流系统,稳定后不会再加大地面沉降.最终使全新统地下水下入渗水位降低,夺取潜水蒸发的水量.在有咸水分布区,地表入渗水是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可持续利用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969.
干旱沙区土壤空间异质性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新荣 《中国科学D辑》2005,35(4):361-370
许多涉及草地荒漠化或退化过程的假说及概念模型认为,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植被灌丛化是草地发生退化或荒漠化的显著特征, 即原来以草本植物为优势的群落被灌丛群落所替代, 该过程增加了草地原生植被土壤资源的时空分布异质性, 使土壤-植被系统的生物过程愈来愈多的集中在灌丛植冠下的沃岛范围内. 大量的研究支持了这一针对荒漠化或草地退化过程的生物生态学解释.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缀块状分布的灌木植被也是草地恢复或荒漠化逆转的基础, 并且在我国沙漠治理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被近50年的演变与区域生境的恢复就是荒漠化逆转的理论范式和成功的实践例证. 该地区人工植被的建立是以设置防风固沙沙障和种植旱生灌木而开始的. 在降水不足200 mm的无灌溉条件下, 由于灌木植被的作用, 使原来质地相对均一的流沙发生了资源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变化, 促进了土壤成土过程, 为沙土表层隐花植物(藻类、苔藓和地衣)结皮的形成和一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入侵与定居创造了条件. 而这一过程却减少降水向土壤深层的入渗量, 使固沙植被区灌木主要根系分布层(100 ~ 300 cm)的土壤含水量减少, 导致了灌木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和盖度降低, 土壤资源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程度也相应地减弱. 固沙植被趋于以草本植物为优势的、与邻近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化草原类似的原生植被类型演变和恢复. 通过对沙坡头地区近50年固沙植被演变监测数据的分析, 提出了干旱区植被恢复或草地荒漠化逆转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70.
胜利油田油井动态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斌 《高原地震》2005,17(1):25-31
清理了多年来胜利油田油井动态地震前兆监测网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油井动态地震前兆异常的机理和映震规律。油井地震前兆在异常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与地下水异常相似的特征,时间上以短临和临震异常为主,空间分布上以井震距在200-300km的油井为主,在异常幅度和强度上,油井具有异常变化幅度大、强度高和多为正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