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5篇
  免费   1659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测绘学   529篇
大气科学   302篇
地球物理   1739篇
地质学   3871篇
海洋学   767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306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台湾近海碰撞带内水合物BSR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移后的6道和120道反射剖面,在台湾近海增生柱内误别出似海底反射层(BSR),BSR具反极性,并随水深增加,BSR在海底浅层地层深度加大,说明BSR可作为甲烷水合物稳定域底界的标志。BSR位于台湾造山带及中国大陆边缘剥蚀沉积物区内,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因此可提供甲 烷气体,在该区的北部陆地存在气苗也暗示这些地层内存在的甲烷。BSR具体发育在背斜脊部,泥火山,指示甲烷气迁移并圈闭。背斜内近期海底上隆可减少孔隙压力,因此水合物分解释放游离气,从而增强了BSR处的声波阻抗差。在海底峡谷区明显缺乏BSR,在背斜内的BSR之下发现“平点”,说明孔隙空间充填水合物后降低沉积物的渗透率,故增强了圈闭游离气。我们估算了台湾南部附近BSR深度和分布范围,面积超过77000km^2,特别是在潮海沟一侧增生柱斜坡之下大约30%-60%的地区有BSR,即使水深相近,增生柱海沟-侧(西边)的BSR深度比向弧一侧(东边)的浅,说明沿尼拉海沟沉积物加积并脱水,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流动,地温梯度增高。  相似文献   
42.
对海水中Zn(Ⅱ),Ca(Ⅱ),Cd(Ⅱ)与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等粘土矿物;无定形水合氧化铁、α-FeOOH等铁的水合氧化物;δ-MaO_2,γ-MnOOH,水锰矿等锰的水合氧化物等30个左右实验体系的液-固界面台阶型动力学曲线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测定和全面的条件研究。在实验测定上提出两种方法、互为校核。对动力学曲线之台阶的消长和变化规律作了系统研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是: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固体交换剂量、体系的pH值和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  相似文献   
43.
作者在已完成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夜间工作的基础上 ,对白天工作条件下的各种环境背景光的干扰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 ,得出太阳直射光和天空光为白天工作的主要背景干扰。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激光发射与接收视场角严格匹配及使用干涉滤光器 (2 .6 nm和 0 .15nm)进行窄带滤波 ,背景干扰被明显地剔除 ,可进一步压低背景干扰约 2 0倍。证明采取视场匹配及干涉滤光器的措施可基本保证激光雷达系统在白天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44.
45.
本文将分形作为一个新概念,应用到海洋化学的液-固界面作用的一系列的研究上。根据用SAXS法测定一些常见的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合氧化物(水锰矿、δ-MnO_2、氧化铁凝胶、针铁矿、无定形氧化铁)的分维结果,可将这些结果划分成三类:(1)小尺度模量下具有表面分形;大尺度模量下具有质量分形。(2)只有一种分维值的表面分形。(3)在小尺度模量下和大尺度模量下分别具有不同分维值的表面分形。  相似文献   
46.
1 概述在水声技术应用中,经常碰到利用测量目标的散射信号强度来判别目标的特性和参数。例如研究深海散射边界层,倾废扩散,悬浮沉积物的运迁和分布规律等等,都涉及到将声散射信号进行采集、存贮和回放处理,从而可以作出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或地点下信号的变化曲线,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规律,使得研究工作更加直观、快速,并可以提供用户各种最终有用的图表或曲线。一般来讲,要求的技术性能如下:(1)能反映出记录的时间、地点。(2)对原始信号的存贮,并能按一定深度取样和平均。  相似文献   
47.
本文描述了1985年1月-2月联邦德国“极星”号极地考察船沿威德尔海陆缘固冰区调查期间所获得的冰柱状样内叶绿素a以及硅藻的分布,对三个不同区域柱状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10-30cm的海冰多呈褐色,其内由大量藻类,特别是由硅藻细胞的富集而形成,丰度变化大.在融化的底部冰样中,细胞数高达108个/l,叶绿素a浓度高达2220mg/m3,中部常见到大量小型的失去色素乃至死亡的硅藻细胞.初步鉴定出26种硅藻,其多数隶属于茧形藻属(Amphiprora),斜纹,藻属(Pleurosigma),菱形藻属(Nitzschia),盒形藻属(Biddulphia),角刺藻属(Corethron),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以及脆杆藻属(Fragilaria)等,本文还记录了两种不同的底部生态群落:寡种和多种集群的生态类型,并对硅藻的富集和分布成因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48.
在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及其上下围岩(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模型正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地震反射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49.
天然气水合物是人类21世纪的重要能源。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80余处获取水合物样品。识别水合物地震标志—似海底反射(BSR)的地区更为广泛。大量的钻孔资料和地震剖面显示: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和被动大陆边缘的断裂褶皱系、泥火山、泥底辟等构造为水合物聚集成藏的有利构造环境。世界范围内不同水合物产区的温压场及稳定域特征。差别较为明显。各水合物产区的构造背景与水合物发育区的温压场环境以及稳定域的展布规律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本文分别讨论了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以卡斯凯迪亚为例)和被动大陆边缘的泥火山(以Hakon Mosby泥火山为例)的温压场特征、水合物聚集规律和各自的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南海坳隆断裂带与水合物之间的关系。认为坳隆断裂带分别在气源、疏导体系(断层、砂体)和温压场环境等三方面为水合物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0.
张明 《海洋地质》2002,(4):18-28
本文简要叙述了天然甲烷水合物形成和赋存的条件以及水合物的一些物理特性,简单介绍了水合物地球物理探测的一些常用手段。水合物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中的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