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1004篇
  国内免费   218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821篇
地质学   3728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61.
朱守彪  石耀霖 《地震学报》2002,24(2):162-168
应力释放模型过去主要用于研究大范围历史大地震活动规律.本文对应力释放模型进行了改进,对其能否运用于区域更小、时段更短、震级更低的情况进行了探讨;以台湾地区近百年6级以上地震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释放模型仍然适用.在回溯性的地震预测检验中,用改进的应力释放模型计算出台湾地区地震发生的条件概率强度,并用其预测6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时刻.结果表明,其预测精度优于泊松模型.   相似文献   
62.
唐山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强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唐山地区丰富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场,并结合构造物理研究手段,对唐山地震震源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3个主应力绝对量值进行了估算,给出了地壳介质参数取理论平均值的情况下,唐山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3个主应力量值随深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分析了摩擦系数c、孔隙压力P0和应力形因子 等参数与应力值的关系,发现最大主应力1的垂向增长率与摩擦系数c成正比,与孔隙压力P0和应力形因子成反比;而最小应力值3的垂向增长率与孔隙压力P0成正比,与摩擦系数c和应力形因子成反比.本文对应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完整的应力张量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估计一个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选取哈佛大学公布的1977~1999年共15 993次地震的矩张量数据,估计了美国西部19个地区、中国和邻区43个地区(每个地区为1010范围)的平均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南加州西部海域和南加州应力最高,达13.7和12.0 MPa,然后向北、向南和向东逐渐递减,但最小也达8.7 MPa,是最高值的63%.中国新疆西北部地区和西藏察隅地区应力水平最高,达17.2和12.9 MPa,比美国高.中国的华北、云南、四川、台湾和美国南加州的应力水平差不多.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应力水平为13 MPa左右,比南加州略高.两个重要地区的平均剪应力值分布图,提供了地学的基本数据.这些结果可为研究地震活动的大背景提供依据,对研究强地面运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等)的衰减关系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64.
依据高温高压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对 附近区域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变形破坏性质及破坏失稳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一次应力加载循环中,发生破坏的部位随时间具有向深部下迁的趋势。考虑到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渐进式破坏行为及突发失稳,对主震前震中附近区域小地震活动的增强、平静、活化等现象,以及b值等时间序列参数变化的可能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并简单讨论了两类平静和两类b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软土的次固结特性 ,进行了一维的固结蠕变压缩试验 ,分析了次固结对固结过程的影响。把饱和粘性土骨架视为粘弹性体 ,提出了一种划分主次固结的方法 ,并以此分析了次固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依据大量工程实测资料以及以比奥 (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对固结系数、排水板打设间距、真空度、预压面积等因素对采用真空预压处理地基的侧向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分析证明了巴隆轴对称固结理论单井假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沉积厚度与时问平方根和沉积厚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底面不排水时沉积过程中固结的Gibson理论解答以及不考虑沉积时固结作用、底面不排水时沉积后自重固结的Terzaphi理论解答,据此分析了上述两种沉积模式不同沉积速率时目前仍处于沉积过程的土层的固结状态,求算出了停止沉积后土层固结所需的最长时问,指出业已停止沉积数百年以上的土层一般不应处于欠固结状态。  相似文献   
68.
真空-堆载预压处理高速公路软基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汉龙  彭劼  陈永辉  郑绍君 《岩土力学》2003,24(6):1029-1033
根据高速公路路基的变形特点,提出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软基的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计算模型,将砂井按照实际尺寸划分单元,避免了平面计算方法中的砂井处理的问题,较以往的平面数值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结合修正剑桥模型,对某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试验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9.
贾汪煤田的基本构造形态为贾汪向斜。通过对贾汪向斜北东延长段原地系统和外来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在贾汪石炭——二叠纪煤田北界伏山前断裂的北东盘上,受构造应力的影响,奥陶系沿着其与寒武系界面间的软弱层被推覆,在原地代之以大面积分布的是青白口——震旦系及部分寒武系而非石炭——二叠系,从而造成了贾汪煤田没有向北东继续延伸。  相似文献   
70.
桩网二元组合在加固软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实践表明对软土地基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采用桩网加固地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由于其作用机理、荷载传递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问题,本文运用应力扩散原理估算筋材承受的荷载,并由此计算筋材的拉力和割线模量,为桩网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