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84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1434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袁大军  丁洲祥  朱合华 《岩土力学》2009,30(6):1649-1652
针对经典固结理论中固结系数的两种不同定义,探讨了其根源和潜在影响。对体元体积变化率的计算方法不同是导致产生两种小变形固结系数的主要原因。根据有限变形理论分析,Terzaghi(1943)和Terzaghi & Fröhlich (1936)提出的小变形固结系数分别具有拉格朗日坐标和欧拉坐标的背景,均不同于Terzaghi(1923)最早得到的形式。在Gibson大变形理论研究中涉及的小变形固结系数是按Terzaghi & Fröhlich定义的,在此前提下所得的大、小变形法结果差异的定量结果可能具有一定局限性。从应用角度看,两种固结系数之间的差别与荷载大小和土体的结构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62.
毕庆涛  殷宗泽  丁树云 《岩土力学》2009,30(5):1271-1274
土石坝心墙在施工期间处于非饱和状态,且坝体是分级填筑的。应力变形计算时将载荷分成若干级增量,每一级增量假设瞬间完成,等固结一段时间后再施加下一级载荷。由于施加荷载的瞬间来不及排水,因此,总应力法计算参数可以由固结不排水、不排气试验取得。通过三轴试验,揭示了非饱和心墙料的固结、应力-应变及侧向变形特征,探讨了固结过程中体积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切线泊松比与围压的双曲线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63.
三轴试样钻孔灌砂固结排水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晗  黄斌  饶锡保  何晓民  徐言勇 《岩土力学》2009,30(11):3242-3248
对渗透性较差的重黏土样进行固结排水试验时,其饱和、固结、剪切过程时间较长。为提高固结排水试验效率,改进了三轴排水工艺,提出在试样中钻孔灌砂形成竖向排水通道,并进行了针对黏土样的固结排水试验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 %~3 %置换率的砂井对固结排水试验应力-应变无影响,并有利于加速三轴试样的饱和、固结排水、孔压消散、剪切排水过程,可使试验效率提高5倍以上;试样周边、顶面、底面粘贴滤纸条,再结合试样内部钻孔灌砂,是改善三轴试验排水路径的一种科学合理的、高效的方法,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E-B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64.
循环荷载下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退化规律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黄义  刘增荣 《岩土力学》2009,30(10):2996-3000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会出现退化。退化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而导致有效应力的降低;二是塑性残余变形的累积导致土体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首先基于静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提出了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比随超固结比以及初始剪切变形变化规律的拟合公式。在此基础上,引入似超固结比的概念来考虑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应用拟合公式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最终推导出了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的退化公式,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理论公式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5.
深部巷道区域化交替破碎现象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部巷道因为其埋深大、地质环境复杂等因素,其变形规律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区域化交替破碎现象的发现使人们对深部巷道变形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其机理的研究也逐渐展开。本文从蠕变角度分析其演化过程,依据“岩石失稳是与应变密切相关的”,认为破碎圈的出现是岩石的蠕变使应变发展到极限值,裂纹交汇贯通而形成的,并用改进的西原正夫模型预测破碎圈出现的时间,为合理利用这一现象指导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徐辉  韩青锋  连晓伟  王靖涛  卫军 《岩土力学》2008,29(9):2383-2386
在工程荷载范围内,不计骨架颗粒的变形,骨架的变形实际是颗粒接触面变形的总和。当剪应力达到某个临界值时,黏性土骨架中有一部分颗粒接触面开始滑动,随着剪应力的增大,出现滑动的颗粒接触面的取向范围也会扩大。将这种颗粒接触面的滑动视为一种损伤。在损伤阶段,黏性土骨架中既有未滑动的接触面,也有已滑动的接触面,宏观剪切模量是这两种接触面的剪切模量的加权平均。在 平面中,根据应力圆与颗粒起始滑动包络线的相对位置,计算出已出现了滑动的颗粒接触面的取向范围,并定义该取向范围与其所能达到的最大值(由破坏时的应力圆计算)之比为骨架的损伤比。按损伤比进行加权平均得到骨架的整体剪切模量。模型中的参数完全可以根据常规三轴试验确定,模型的形式简单,可适用于复杂的应力路径。对试验结果的拟合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黏性土在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剪切变形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67.
路堤下深厚软土侧向变形的沉降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维  蒋华忠  杨涛  盛维高 《岩土力学》2008,29(10):2817-2821
通过三轴蠕变试验和平面应变蠕变试验,研究路堤下深厚的海相沉积软土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下软土的瞬时沉降是非线性的,剪应力作用产生了不可恢复的侧向变形,侧向变形产生的附加沉降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软土的侧向变形在不排水条件下只有鼓胀变形,且持续发展;在排水条件下是鼓胀变形和收缩变形的迭加。在排水条件下软土的侧向变形发展过程和剪应力水平有关,在低剪应力水平下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不显著,在高剪应力水平下则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不能忽视,剪应力对沉降的影响贯穿于沉降全过程。  相似文献   
968.
循环荷载作用下超固结软黏土软化-孔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蔡袁强  李校兵 《岩土力学》2008,29(12):3217-3222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循环荷载作用下正常固结软黏土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加,而孔压的增加将导致土体发生软化现象。对于超固结软黏土,循环荷载作用下在循环初期将产生负孔压,而此时也发生循环软化现象,这显然与有效应力原理是相矛盾的。以往的研究往往通过建立软化指数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来描述土体的循环软化特性,从而不能反映土体的循环过程中残余孔压变化对土体循环软化的影响。通过对杭州饱和软黏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超固结软黏土的软化特性及孔压发展规律及两者关系进行了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超固结软黏土循环软化-孔压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残余孔压增长对超固结软黏土循环软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69.
上海淤泥质黏土微结构特性及固结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体的微结构对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上海原状淤泥质黏土在不同固结压力下进行了固结试验,同时对相应荷载作用下的土样进行SEM试验,进而对每级荷载下土样水平切面和垂直切面上的土团粒(包括团粒的形状、平均表面面积及团粒的定向性分布)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另外,通过压汞试验对土体的孔隙进行定量分析。二者相互结合,从而揭示土体发生变形的宏观机制及土体在受力过程中具有逐渐破损、产生各向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0.
基于数值建模方法的弹塑性固结问题解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涛  王靖涛  晏克勤 《岩土力学》2007,28(3):582-586
研究了弹塑性固结问题的解耦方法。首先,在数值建模方法下得出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推导了两类问题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统一矩阵式,并将数值建模方法与Biot固结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此本构关系的固结问题控制方程的增量形式。考虑应力路径的影响,讨论了此类液-固耦合问题的解耦条件,导出了在该条件下的扩散方程和非耦合控制方程,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计算了两个典型算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能考虑剪胀性对固结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