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测绘学   21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73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董振国  唐明 《地下水》2023,(4):179-18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中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大断面黄土隧道在初期支护中变形具有突变性、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等特征,应当及时进行二次衬砌,以防围岩变形破坏。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压力在初期支护施工初期快速增大,施工结束七天左右逐渐稳定。大断面黄土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结束12 h左右各部位接触压力均出现突然增大的现象,这可能与台车模板可提供的反向作用力有关;接触压力由拱顶向拱脚逐渐增大,拱顶接触压力极小,可能该处混凝土未浇筑密实。  相似文献   
993.
姜姗媛 《地下水》2023,(2):148-149+166
为了研究软弱地层下引水隧洞上下台阶分部开挖后围岩稳定性,本文依托引水隧洞,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隧洞上台阶开挖后以及支护后围岩的位移场分布规律,得到了如下结论:(1)当隧洞上台阶开挖后,但未支护的情况下,会对围岩产生较大扰动,尤其是在隧洞的拱底上方的岩层。(2)在隧洞上方的岩层会产生不均匀的竖向位移,隧洞的正上方地表沉降量为3 mm,而在边缘部分的地表沉降量仅为1 mm。(3)当隧洞上台阶开挖支护后,在引水隧洞的正上方地表沉降量降为1 mm,而在边缘部分的地表沉降量降为0.5 mm。在隧洞周围围岩的变形量均降到了2~2.3 mm。  相似文献   
994.
朱前礼 《地下水》2023,(2):154-155
为研究在软黏土地层中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的稳定性,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单元软件,以成都某基坑项目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基坑开过程中土层的稳定性,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基坑开挖土体应力还未调整时,地面的水平位移相对较小。在基坑长边的中点地面水平位移最大,位移最大值为12.43 mm,距离长边中点越远,土体的水平位移越小。(2)在基坑开挖应力完全调整后,地层的水平位移显著增大,坑土体最大水平位移为76.70 mm,且受扰动即水平位移较大土体的体积也显著增大。(3)当施加钢拱架支护后,基坑周围土体的水平位移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此时基坑周围土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值分布在3.67~5.27 mm区间内,满足相关规范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在锚杆格构梁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格构梁的受力特点及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在坡体后缘加载,通过在格构梁上布设压力盒得出了格构梁底部土体压力的分布规律及锚杆上粘贴的应变片测试了锚杆的受力情况,并采用半无限体弹性地基梁理论对锚杆格构梁的内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96.
廖勇 《探矿工程》2015,42(12):48-51,56
介绍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改造工程中采用的应力分散型、自锁式内锚头预应力锚杆技术。项目研制了性能可靠、结构合理的专用扩孔器具和自锁式内锚头,解决了50 m深孔高精度钻孔难题。该锚固技术改善了内锚固段应力集中的不良状态,改变了普通锚杆预应力通过内锚固体与孔壁的粘结力传递到承载体上的方式,而是通过在扩孔段设置的自锁式内锚头,以压力的形式,分散直接作用于不同深度的承载体上,锚固力不会因粘结力衰减而损失,起到长期锚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王东会  马孝春 《探矿工程》2015,42(10):63-68
介绍了顶管工作坑施工中可拆卸支护型式主要组成要素,包括竖向空心立柱和厚度不一的特制板材两大部分。其中竖向立柱可以通过传力装置、气锤或是小型钻机成孔的方式埋设到预计深度,通过分层开挖的型式逐层铺设特制板材进行支护。详细阐述了支护型式的结构型式、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和设计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叙述其设计流程,根据实际计算值验证立柱刚度选择的可行性及特质板材尺寸设计的合理性,避免传统施工工艺复杂的现状,达到节约工程材料、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季冻区春融期岩锚失效的问题, 研究了玻璃纤维(GFRP)锚杆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锚固能力。通过设计物理模型对经历25, 50, 75冻融周期的试块进行了加载试验, 根据试验数据和破坏现象分析了GFRP锚杆在冻融后锚杆应力和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冻融循环会导致环氧树脂砂浆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下降, 在25, 50, 75周期后承载力损失分别为38.24%, 42.65%, 52.94%。冻融循环加速黏结材料及围岩的材料性能劣化, 荷载向内部传递加速, 使得GFRP锚杆上各点之间的应力差值逐渐减小, 锚杆应力分布比常温状态下更趋于均匀, 但材料性能的劣化导致局部破坏提前, 锚杆整体承载性能降低。研究结果可以为GFRP锚杆的工程应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宫仕昌 《安徽地质》2007,17(1):37-39
通过对童亭井田各可采煤层顶底板特性分析,对不同顶底板岩性及采掘中遇见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为矿井地质工作人员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以更好地为矿井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以功东高速大营盘碎石土深路堑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其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分析,在低频高幅的地震波作用下,深入考虑网格划分和输入波以保证模拟的准确性,以此来研究高烈度地区地震作用下高边坡开挖及时支护的工序下的自然和降雨工况不同的变形和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在静力开挖支护阶段,开挖主要影响范围为开挖面附近的土体,位移主要为回弹变形,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回弹位移增加变缓。向下坡方向的位移趋势从坡脚开始产生,在降雨工况下所有坡面测点均产生向下坡方向位移。(2)地震作用下,坡体会产生多条剪切带倾泄能量,而地震降雨工况下产生坡顶到坡脚的贯通剪切带,成整体失稳趋势。(3)输入地震波峰值及其在此峰值点的位移响应存在时间差,且此点位移也不是位移最大值,降雨对中上部坡体位移影响较大,会使位移较自然工况下几乎成倍增加。(4)在地震中下坡方向的水平位移越大,其加速度响应越有降低的趋势,且越往坡体内部,降雨对加速度响应影响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