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0篇
  免费   3170篇
  国内免费   4465篇
测绘学   597篇
大气科学   950篇
地球物理   2382篇
地质学   14522篇
海洋学   1069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220篇
自然地理   2286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718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875篇
  2011年   989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880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747篇
  2003年   674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719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595篇
  1998年   583篇
  1997年   553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495篇
  1994年   471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432篇
  1991年   370篇
  1990年   352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54年   8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9篇
  194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41.
大别变质地体的构造样式及变形序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别山区晚太古代大别群变质岩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形过程。在大别变质地块内部识别出两套大型剪切带,它们在该区构造格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还分析了变质的上壳岩、片麻岩和剪切带内的变形特点。实际资料说明,剪切带内的褶皱是由于剪切的不稳定性及平行面理局部缩短形成的,这些大型地壳剪切作用多伴随有挤压流动或伸展流动。根据褶皱叠加关系以及剪切带、新成体交切关系建立了大别群总体构造序列。该区提供了一个研究中下地壳作用的窗口。  相似文献   
942.
广西构造实为一弧形构造,它由四个并排的北东—北西向的轭状弧带所组成。每个弧带的前部,为坚硬的岩块所组成,所产生的断裂及岩浆活动对寻找与火成岩有关的矿产有一定意义。每个弧带的后部,产生盆地型沉积,有利于沉积矿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云南西部地质构造格局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范承钧  张翼飞 《云南地质》1993,12(2):139-147,181
云南境内,红河断裂以西,主要由四条不同时代的板块缝合带为骨架,构成南北向、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条带状构造格局。由东向西依次为:红河缝合带为元古大洋向东俯冲于扬子陆块之下、于印支-燕山期再次强烈活动的构造推覆带,使扬子古陆早元古代变质岩推覆于其西的晚古生代地层之上。澜沧江缝合带为晚华力西-印支早期的一条板块缝合带,大洋向西俯冲于冈瓦纳古陆的藏滇微古陆之下,最后导致扬子古陆与藏滇古陆的碰撞。缝合带间主要分布石炭-二叠纪时的火山岛弧,其西缘发育碰撞型临沧花岗岩。金沙江缝合带是澜沧江缝合带晚期的次级俯冲带。北部,石炭纪时的沉积环境具洋盆性质,但剑川以南又与红河缝合带西侧的石炭-二叠纪裂陷槽相衔接。据此认为该缝合带可能是一条转换断层。早古生代时,红河缝合带与澜沧江缝合带之间为一冒地槽,洋盆向西迁移奎澜沧江一带到晚古生代,已演化为地台沉积;中生代时.则属地堑盆地,称兰坪-思茅中生代拗陷。澜沧江缝合带以西,无弧后盆地出现,而代之以弧后隆起及晚古生代时的裂谷;更西之保山盆地属陆内长期坳陷之古生代盘地。怒江缝合带在西藏地区为侏罗纪时的拉张洋盆,于早白垩世合拢,蛇绿岩广泛出露,缝合带的特征较明显;但向南延入云南,则表现不明显,可能具剪切并接性质。怒江缝合带以西的腾冲-盈江地区,变质基底广泛出露,燕山-喜山期地壳重熔花岗岩成带分布,为雅鲁藏布江缝台带仰冲侧的酸性岩浆岩带。  相似文献   
946.
滇西澜沧变质带中白云母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中最为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白云母为对象,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其成分、多型类型及b_0值等,探讨了白云母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带中绝大多数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且为3T+2M_1型,与蓝闪石共生的则以3T多硅白云母为主。此外,澜沧变质带经历了蓝闪石片岩亚相的高压变质作用,与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并可与世界著名的高压带对比。  相似文献   
947.
中国东南几条变质带中的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窦克 《岩石学报》1993,9(2):125-135
  相似文献   
948.
对于点苍山-石鼓变质带区域划分的意见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翟明国  从柏林 《岩石学报》1993,9(3):227-239
在以往的研究中,点苍山和哀牢山被认为是同一个变质带。对石鼓带的划分也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认为点苍山和石鼓变质带同为扬子基底的一部分,应属于滇东变质区。它们是在元谋-大红山群之上发育的一套中晚元古变质岩带,具陆内地台型火山-沉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9.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怀安蔓菁沟高压麻粒岩混杂岩带产在太古宙怀安杂岩南缘与花岗岩带交界处,由高压基性麻粒岩、辉长质麻粒岩、英云闪长质麻粒岩和少量夕线石榴片麻岩相间排列的席状岩层构成,岩层间被高应变带或剪切带分隔。高压基性麻粒岩是石榴辉石麻粒岩。据石榴石斑晶内包裹的早期矿物(Cpx+Q)估算的早期高压变质作用条件:T=800℃,P>1.4GPa。环绕斑晶的后成合晶反应边矿物组合(P1+Opx+Hb+Cpx)的变质条件为:T=820℃,P为0.7~0.9GPa。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2.65Ga,矿物Sm-Nd等时线年龄1.82Ga,锆石U-Pb一致线年龄1.83Ga。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原岩代表晚太古代陆壳的最下部,大约在2.7Ga从上地幔分异出来,可能经壳下垫托作用加在早期陆壳底部,随后经历高压变质作用。早元古代晚期,由于地壳规模的大型逆冲作用,使其上升,并经受褶皱形变、剪切推覆和退变质等作用的改造,形成高压麻粒岩混杂岩带。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