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519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土壤大孔隙流研究中分形几何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大孔隙使水及溶质快速穿过土壤,污染地下水,确定土壤大孔隙流性质需要大量的野外和室内实验。本文在对分形几何概念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形几何在土壤大孔隙流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结果表明应用分形几何确定土壤大孔隙流性质是一种省时、省力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方法,最后对分形几何在土壤在大孔隙流研究中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胡安焱  惠潇 《地下水》2001,23(2):69-70,92
根据干旱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势梯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分析土壤水分运动类型 ,可判断灌溉水是否补给浅层地下水 ,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本文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场资料为例 ,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类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3.
东乌珠穆沁旗中铁陨石中有二种橄榄石。一种是陨石中基质橄榄石,另一种是镶嵌在陨石表面的角砾状橄榄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橄榄石中的FeO和MnO比值,包体矿物种类,包体铁纹石和镍纹石中Fe,Ni的含量等,均有较大区别。陨石中基质橄榄石矿物是本陨石中原物质,而角砾状橄榄石是宇宙中物质。他们是两块自由翱于宇宙中的物质碰撞混合而形成的东乌珠穆旗陨石中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44.
油气运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油气运移研究的新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初次运移研究;2)运移量和运移时间;3)流体三势分析;4)油气形成运移的数学模拟;5)流体封存箱和油气运移
聚集;6)成岩作用体来与油气运移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近一百多年来,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著名学者都认为,全部科学研究的目标就在于发现有序化的时间和空间结构。而这种研究是  相似文献   
46.
本文建立了用于数值解的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二维水热运动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多孔材料覆盖层(砂砾、秸秆等)被当作传热多孔介质处理,对水分传输的影响被当乍具有一定阻力的阻挡层处理,且将油纸、塑膜及土面增温剂等均视为薄膜类材料。省略了许多假设条件,因而使覆盖效应的研究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覆盖层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土壤水分蒸发、入渗及地温影响机理和程度。为综合评价和选用农用覆盖材料及其参数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利用传统构造地质学中小构造要素统计方法,从空间上恢复并确定了芒场锡-多金属矿田内印支早期北北西向芒场复背斜和燕山晚期北北东向褶皱;利用趋势面分析方法给出了两期褶皱的叠加部位及其控矿模型。根据叠加褶皱具等距性控矿特点,笔者预测了已知矿床外围的两个未知矿点,经野外验证和工程揭露表明,上述矿点均见有锑、银矿化。  相似文献   
48.
由于模糊识别之最大隶属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某种上程度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加势隶属原则、积势隶属原则及加权加势隶属原则、加权积势隶属原则。以此可综合考虑各种变量因素,并在最大限度上综合利用各种变量因素间的信息,以达到模糊识别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49.
根据土水势能原理,在试验、监测资料基础上,建立活塞武、扩散式两种入渗补给模型和单一入渗、单一蒸发及入渗蒸发三个子模型,与此相应地建立了积水模型法,表面通量法,毛细带上缘通量法和零通量面法的数学模型,描述入渗补给的时、空变化过程,计算降雨入渗补给量,从土水势能观点提出降雨入渗补给的物理机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50.
基质-植被系统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的主要功能构件,其水分循环过程影响工程效应的实现.以高羊茅为建植植物,用TDR水分测定仪对不同表面处理、不同坡度的模拟边坡进行了1年的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岩石边坡基质-植被-大气系统的水分循环过程.结果显示:坡度是影响岩石边坡基质-植被-大气系统水分循环的主要制约因素,坡度增加不仅降低坡面的实际受雨量,同时影响基质的水分输入,系统的蒸散量随坡度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较小;试验地气象条件下,生长季的自然降水可满足45°及0°坡面植被所需,75°坡面则出现水分亏缺;由于基质良好的水分物理特性,坡面产流为蓄满产流,受降雨特征及基质初期含水量的影响较小,在同一时空条件下,不同坡面处理的基质含水量表现出微小差异,为喷射混凝土面>灰岩>砂岩.研究从水分循环角度提出了植被护坡技术应用的工程调整措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