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5篇
  免费   1259篇
  国内免费   1704篇
测绘学   354篇
大气科学   992篇
地球物理   621篇
地质学   5725篇
海洋学   122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94篇
自然地理   220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广西沿岸主要海湾水质和底质环境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6年夏季和冬季2个航次广西近岸主要港湾的水质和底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港湾的水质状况较好,大部分区域的油类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底质受到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02.
103.
近几的,黄河的洪灾和断流严重地影响着下游地区,本文分析了其灾情及防御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防御和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105.
中国对虾养殖中的自身有机质污染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中国对虾养殖中自身有机质污染现况,以及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就控制和改善其自身有机质污染的途径方面阐明了以下观点:其一,我国目前普遍采纳单一对虾半精养模式,因该模式阻断了生态系的物质循环路线,引起有机质-微生物-营养盐-浮游植物-有机质之间的恶性物质循环,以及过剩饵料和生物残骸等有机物质沉积量超过微生物分解能力,且不能得到其它生物的利用等原因,使得有机质在虾塘底部大量积累,引起了养殖生态  相似文献   
106.
我院海洋环保中心的科技人员与有关教师合作完成的《我国渤海和十个海湾水质预测及物理门净能力研究报告》上年十月在北京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07.
鲍根德 《海洋与湖沼》1990,21(4):364-373
通过对太平洋北部26个站位结核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结果与相对应的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及生物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结核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可明显的分为三组:Cu, Zn, Ni为Mn组(第一组),Pb, Co为Fe组(第二组),Cr为第三组;不同组元素的来源明显的不同,但随着结核所处的沉积环境以及生物作用的强度不同,同组元素的来源又有差异,这可能导致形成的结核类型不同。从而本文提出,太平洋结核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沉积机制或生物机制,而是包括上述机制在内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8.
109.
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水样和实验室模拟,研究珠江河口环境在一连串变化过程中,当各种浓度的Cu,zn,Pb,Cr和Cd单独存在或共存时,对单细胞藻类——硅藻和扁藻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主要介绍了1988年寿光县对虾养殖期间(5~9月)水环境和底泥环境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养殖虾池;分别将水样和底泥环境中的弧菌、异养菌,及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培养、分离计数。据对虾养殖期5个月的数据分析,不同的养殖虾池有不同的菌数波动范围。底泥与水环境中的菌数分布各有不同。异养菌在水样中的分布最高值为736×10~2个/ml,最低值为268.1×10~2个/ml;湿泥样中的最高值为372.7×10~4个/g最低值为125.9×10~4个/g。弧菌在水样中的最高值为12.33×10~2个/ml,最低值为0.5×10~4个/ml。据综合资料分析,对虾养殖池中的各种细菌分布,底泥高于水样,高温季节高于低温季节。底泥和水环境中有机物的含量与细菌数的分布成正比。底泥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是底泥环境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根据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分布,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机质(如对虾饵料)的投放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