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0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496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3450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178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对伏牛山中段南坡不同海拔高度7 个土壤剖面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土壤理化分析,选择土壤氧化物迁移系数、硅铝铁率、活性铁与全铁之比、活性锰与全锰之比、Ba值、β值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土壤物质迁移和积累角度深入探讨了河南省伏牛山南坡亚热带北界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该界线大约在海拔950 m左右。  相似文献   
922.
长江上游滇东北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简介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介绍了“滇东北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23.
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图是综合表示滇东北山区各个坡耕地单元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专题地图。该图表示的基本内容是坡耕地类型、土壤类型、坡度级别、侵蚀强度、可持续利用程度、合理利用方向与措施。以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编制了该图。该图的编制为治理本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4.
影响坡地降雨产流历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袁建平  蒋定生  甘淑 《山地学报》1999,17(3):259-264
运用小型野外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林地、农地、裸地诸因子(坡度、承雨强度、土壤始含水率、林地植被盖度、枯落层厚度)对产流历时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影响产流历时的主要因子为承雨强度和植被盖度;农地、裸地则为承雨强度、坡度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影响产流历时的单因子、多因子回归方程。通过方程,由植被盖度、坡度、土壤初始含水率和承雨强度四个易于获得的因子可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  相似文献   
925.
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土壤中12种元素的自然背景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云南的哀牢山徐家坝地区黄棕壤中12种元素的背景值。讨论了成土母质类型和植被类型对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6.
黄淮海平面原沙地不同治理利用措施下土壤性质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娟  金梁 《中国沙漠》1999,19(3):289-292
延津站经过7-8a改造后,试区的0农业用地,果园地用,封育沙垄地较试区未封育裸露沙垄地,粉粒含量增加9-16.64倍,物理性粘粒含量增加1.17-3.67倍,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8.4-12.6倍,全N含量增加3.6-5.25倍,全P含量增加1.52-2.19倍。  相似文献   
927.
不同栽杉代数土壤抗蚀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标准地定位研究方法对杂木林及1代,2代,3代和4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颗粒,土壤团聚体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木要受人为干扰少,土壤颗粒及土壤团聚体组成较好,抗蚀性最好;但1代,2代,3代和4代分别是在杂木林及前1代林的采伐迹地上经再度干扰建立起来的,土壤结构破坏率加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减小,因而随着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及杉木连栽代数增加,土壤抗蚀性减弱。  相似文献   
928.
云南昭通盆地降雨侵蚀性与土壤可蚀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已被广泛用于坡地土壤流失量的估算方面, 而此公式中降雨侵蚀性因子 ( R 值) 与土壤可蚀性因子 ( K 值) 因地域差异而不同, 必须结合各地和水文与土壤条件进行修正。以云南昭通坝区昭鲁河新泉水文站10 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分析计算了各种降雨参数的单因子和复合因子, 分别与土壤流失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适合于昭通坝区的降雨侵蚀力 R 指标为Σ E· I15, 昭通坝区年平均降雨侵蚀力 R 值为 18414。同时, 根据对本区水稻土、紫色土和山地黄壤机械组成和有机碳含量的分析结果, 计算出这些土壤的可侵蚀性因子 K 值。最后提出, 鉴于本区降雨侵蚀性因子 R 值和土壤可蚀性因子 K 值均较高的情况, 应加强地表植被和表土层的保护, 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29.
提出了编制地县级土壤比阻图的原则、方法以及等级系统等,并以浙江省金华县为例,探讨了该地区土壤比阻分布规律和影响土壤比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在农业机械化中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30.
土壤热参数测定仪的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雅 《岩土力学》1991,12(2):87-90
我所研制的HA-1型土壤热参数测定仪配有以KC-85微型计算机为主体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通过多次实际使用证明,该系统能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将实验结果自动打印、绘图,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热参数。本文简要介绍该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的整体组成、功能、检测接口的工作原理及有关编程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