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4篇
  免费   3213篇
  国内免费   5498篇
测绘学   654篇
大气科学   1497篇
地球物理   2216篇
地质学   12519篇
海洋学   1275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953篇
自然地理   2596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740篇
  2022年   786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721篇
  2019年   886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633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1123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1011篇
  2009年   982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1077篇
  2006年   1099篇
  2005年   892篇
  2004年   818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71.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dredged sediments of variable size discharged into cross-flow are studied by an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 A three-dimensional (3D) numer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k-ε parameterization for the turbulence in fluid phase/water and a Lagrangian method for the solid phase/sediments. In the model the wake turbulence induced by sediments has been included as additional source and sink terms in the k-ε model; and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sediments are tracked by the Lagrangian method in which the sediment drift velocities in cross-flow are computed by a multiphase particle-in-cell (MP-PIC) method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approximated by a random walk model.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dumped sediment cloud is governed by the total buoyancy on the cloud, the drag force on each particle and velocity of cross-flow. The cross-flow destroys more or less the double vortices occurred in stagnant ambience and dominates the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sediment cloud. The computed results suggest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972.
利用松潘-平武周边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了1970-1975年该地区地震视应变场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视应变的时空变化与松潘-平武强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970年在附近就出现异常区,并且地震视应变总体上逐年增加,地震就发生在地震视应变异常区。  相似文献   
973.
晏锐  高福旺  陈颙 《中国地震》2007,23(3):303-309
以孔隙弹性理论和水文地质学原理为基础,给出井水位波动与含水层介质体应变变化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结合固体潮理论分析了井—含水层系统水位潮汐波动对体应变固体潮的响应特征,用水位潮汐波来反演含水层体应变的变化,将反演结果与体应变实测资料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用水位潮汐波来反演含水层体应变的方法是可行的,它为了解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性、体应变的变化及探索地震前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74.
作物冠层气孔阻力与土壤水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棉花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孔阻力与土壤水势的关系,并根据气孔阻力在冠层内的垂直变化,建立棉花冠层内气孔阻力的一元回归方程。由此初步解决了花铃期棉花冠层中气孔阻力的计算问题,而且对于监测棉田土壤水分动态、调节灌溉、进而采限措施减少蕾铃脱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5.
吕建华  季劲钧 《大气科学》2002,26(2):255-262
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对青藏高原上30个站点进行模拟计算,给出了青藏高原上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高原上叶面积指数、净初级生产力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模拟和观测的分布相一致.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决定于水热条件的共同作用,降水充沛、温度适宜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净初级生产力较高,而青藏高原西北部由于降水过少或温度过低,初级生产力很低.  相似文献   
976.
干旱条件下夏玉米耗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吕厚荃  杨霏云  钱拴 《气象》2002,28(2):38-41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分析干旱年份夏玉米不同发育阶段耗水状况,对比了不同日降水量对玉米田3米剖面的水分分布状况的影响,讨论了土壤失熵过程中的不同深度的水分的变化以及土壤水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干旱年份玉米水分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7.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风成沙、土壤及水系沉积物表生介质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风成沙、水系沉积物的粒级组成、颗粒成分、元素含量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研究了土壤各发生层元素的分布规律,以钙积层为主碱性障对元素迁移和富集贫化的影响.上述基础性研究为化探方法技术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8.
引水灌溉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但在甘肃境内的几大灌区中,长期引水灌溉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环境地质问题——地面沉陷、滑坡、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9.
提出了回归分析前作变量变换的依据,并认为变量的概率分布相同时可不作变量变换;应用江苏省土壤中镭和钍的数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该省污染预测、重复调查本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0.
运用导线分层次逐步布设控制点,测距与视距测量相结合布设基测点的方法,解决通视困难的金矿区布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则测网效率不高,精度低的问题,使用该方法,数据大大减少,便于计算机随机运算,检查,平差,也便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在河南朱庄金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约一半以上工期,返工率低,该方法建立在有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先进的计算工具基础上,仪器越先进,方法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