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1篇
  免费   1486篇
  国内免费   2763篇
测绘学   331篇
大气科学   277篇
地球物理   1031篇
地质学   7523篇
海洋学   879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496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老旧社区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建成区中,当地震灾害来临时,能否快速的进入避难场地进行避难是衡量老旧社区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韧性防灾作为近年来重要的防灾理念之一,强调社区可以通过自身的体系抵抗地震灾害的冲击。该研究以地震灾害为基础,依托韧性防灾的理念,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模拟,建立老旧社区的避难场地规划方法。同时以大连工人村老旧社区为例,构建出新增集中型与分散型避难场地影响实验,得出相应的新增避难场地规划选择方法与布局策略。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滇西北兰坪-维西地区灰岩破碎带中方解石脉体的宏-微观变形分析,总结了其主要类型及特征,揭示出其形成时的脆性破裂流体对大型远距离的逆冲推覆运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小秦岭地区发育有大量古元古代晚期的花岗质浅色脉体, 这为理解同时期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深熔作用和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对小秦岭地区三条花岗质浅色脉体中的锆石开展了CL图像、LA-ICP-MS U-Pb年代学及稀土元素的研究。浅色脉体中的锆石具有深熔成因锆石的斑杂状、平面状或弱振荡环带的内部结构及较为自形的外部形态特征, 测得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1867±13) Ma (MSWD=0.22, n=21)、(1849±17) Ma (MSWD=0.79)和(1828±15) Ma (MSWD=0.33, n=20), 代表了该区深熔作用发生的时间。与上述三组年龄相对应, 其锆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由具较弱负Eu异常(Eu/Eu*=0.12~0.81)的重稀土相对富集型, 转变为中等负Eu异常(Eu/Eu*=0.29~0.61)的近平坦重稀土型、再到显著负Eu异常(Eu/Eu*=0.15~0.54)的重稀土富集型, 结合锆石Ti温度计获取其结晶温度为574~708 °C, 表明地壳深熔作用的发生可能与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退变质作用有关。结合前人的变质年代学数据可知, 小秦岭地区1.87~1.82 Ga的深熔作用应与~1.95 Ga时东、西部陆块碰撞造山所致增厚地壳的长期抬升和冷却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94.
降低勘查风险、实现科学找矿一直是国内外矿产勘查界不断探索的前缘领域和研究热点,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物化探测量和专题研究等综合方法,预测推断矿体赋存位置,最后通过工程施工,发现并查明工业矿体(矿床)。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四川拉拉铜矿、新疆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脑达坝地区锡多金属矿开展找矿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Au(Cu-Mo)成矿带内,上黑龙江盆地南缘、腰站断陷北缘与二十二站隆起南缘交接地带. 矿床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Ⅰ—脉状黄铁矿-石英阶段;Ⅱ—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石英阶段;Ⅳ—少硫化物-碳酸盐阶段. 其中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Ⅱ、Ⅲ阶段发育富气相和富液相型流体包裹体,Ⅱ阶段流体发生不混溶,均一温度介于283~394 ℃之间,盐度介于2.56%~7.99%(NaCl当量,质量分数)之间;Ⅲ阶段均一温度介于251~298 ℃,盐度介于2.56%~5.09%(NaCl当量,质量分数),属于简单的NaCl-H2O体系. H-O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S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硫. 十五里桥金矿床为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6.
油气勘探开发涉及各类数据体,同一数据体可得多种平均值,目前尚无明确而有效的方法以判断何种平均值能客观反映数据体的典型水平。运用数据统计平均分析方法,对勘探开发实践中的孔隙度、渗透率、产量、成本等数据体进行系统分析,确立了加权中位数计算公式和平衡中位数法则。加权中位数计算公式适于分析不同领域正常有序数据体的基本特征,加权中位数为正常有序数据体的平衡点;平衡中位数法则适于确定有足够大数据容量、能满足统计分析基本要求、能选择合理权衡指标的正常有序数据体的典型水平;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加权平均值也可确定数据体的典型水平。  相似文献   
997.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处于古亚洲洋闭合阶段,其间发育众多的弧盆系和蛇绿岩带,笔者等在大兴安岭地区1: 1 000 000地质编图和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应用“洋板块地质”学术思想在大兴安岭地区元古宙、古生代地质体中划分出一系列“俯冲增生杂岩”、地块基底残块、岛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结合陆(地)块和岩浆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和“俯冲增生杂岩”的时空展布,划分出9条俯冲增生杂岩带,其中新识别出3条俯冲增生杂岩带。俯冲增生杂岩带主要分布于兴蒙造山带内部各地块之间和地块与大型岛弧带之间,相当于地块间及地块与岛弧带间的缝合带。依据俯冲增生杂岩带两侧对应的陆(地)块、岛弧带等构造级别,归并出5条结合带。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时代自北向南依次变新,从早奥陶世演化到中—晚二叠世,暗示古亚洲洋洋盆向大兴安岭地区陆(地)块俯冲作用最早发生在北部额尔古纳一带,逐渐向南后撤,不断形成新的洋壳和产生俯冲增生作用,相应的活动陆缘从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向南逐渐增生,配套弧盆系时代也逐渐向南变新。早—中三叠世至西拉木伦一带发生陆-陆拼贴,完成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的研究,重建了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提高了古亚洲洋东段洋-陆转换的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998.
999.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71-74
绿春杨家寨矿区位于云南省哀牢山成矿带南段,通过磁法、电法测量工作在该区圈定1个高视幅频率异常带,位于磁性梯度带上,与已知矿体吻合。结合区调资料、化探异常分布特征判定了矿体的产出部位和倾向特征,通过磁测工作划分了地质体,并推测F3断裂为区内主断裂,为矿液的运营提供了通道。为下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四川地质学报》2022,(1):159-162
运用空间插值算法与地质体建模相结合进行地学三维可视化和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并,并基于GOCAD软件详细阐明其具体实现方式并通过AMT离散点云数据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