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篇
  免费   1113篇
  国内免费   859篇
测绘学   18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275篇
地质学   2363篇
海洋学   26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30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在地壳中除一般的地震外 ,还可能发生其他不那么快速的地震过程。例如 ,在火山附近常记录到相当持续的振动 ,被称之为火山的抖动。2 0 0 0年日本开始起动由安置在全国各地、深度为 2 0 0~ 3 0 0m钻孔中的由 60 0台数字地震仪组成的“Hi 网络”。按仪器的灵敏度及其分布的密度 ,它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类似的网络。“Hi 网络”记录到发生在南海俯冲区范围内地壳下层延续数分钟至数星期的振动。日本地震学家ObaraK成功地记录到离火山活动中心非常远的地壳振动。如果没有“Hi 网络”和在集中处理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 ,这些振动也许未被注意到…  相似文献   
33.
在实现深海钻探计划和随后的大洋钻探计划的漫长岁月里 ,钻探技术在不断地改进。由于研制出了新的不同的设备和工艺 ,我们成功地获得了连续的沉积建造剖面 ,使得能够极为详细和可靠地恢复沉积盖层的形成史、海洋环流的变化、气候的波动和生物的演化史。但是 ,至今尚未彻底克服在基岩中钻孔所遇到的困难。当在硬质岩石出露的洋底表面区域进行钻探时 ,困难特别大 ,例如在洋中脊的轴部。稳定钻孔 ,特别是重返该钻孔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当在若干航次中采用一般工艺进行钻探时 ,确实有顺利钻入基底足够深度的例子 (例如太平洋中的 50 4B孔和印度…  相似文献   
34.
日本“太古代公园”计划 ( The ArchaeanPark Project)是一个与洋中脊有关的研究项目 ,其全称是“太古代公园 :热液通道下的生物群与地学环境的相互关系”( Archaean Park:interaction between Sub-Vent Biosphere andGeo-environment) .该计划由日本科技厅设基金支持 ,共有 1 5个研究机构参加 ,计划 5年完成 ( 2 0 0 0— 2 0 0 4年 )。大洋中脊热液区下面那种高温而缺氧的环境与太古代生命起源时的情况相似 ,这项计划就是通过钻探和监测来探索发生在海底热液系统内的底部生物圈和地壳流体运动 ,因此而命名。本文主要介绍该计划 2 0 0 0…  相似文献   
35.
最近在地中海东部海底发现了大量的泥火山。地质学家将顶部带有漏斗状火山口的并具有通向深部的管孔 ,并且可涌出混有泥质粘土质沉积物的水、气的大型圆锥形山丘称之为泥火山 ,有时伴有类同于一般火山的强烈的喷发。泥火山的产生是由于细粒岩石 (通常是富含死火山角砾岩和水的粘土 )受到强烈的挤压 ,粘土中还混有气态的硫化氢。这样的混合物形成半液态粥状物 ,以冒气泡的流质形态向上被压出。在多次重复的喷发过程中 ,海底形成了大量布满污泥、经常浸透了石油产物的地下圆丘和“烤饼”。我们发现 ,这种形成物经常可以在由俯冲作用产生的增生…  相似文献   
36.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探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深部地震和重力资料反演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在总体上由北部的华南沿海(厚约30km)向南部的洋盆(5──8km)逐渐减薄。南海的近SN向拉张不仅造成南北方向地壳结构的巨大变化,也造成东西向的明显变化。在南海北部陆缘的西部,局部拉张产生了一系列裂谷构造。西沙海槽作为一条狭窄的陆内裂谷向西延伸,海槽南北两侧地壳厚度超过25km,海槽中部地壳减薄至不足10km。西端的莺歌海盆地地壳厚仅5km,缺少明显的壳内反射-折射。在珠江口盆地中部,地壳厚度在下陆坡明显减薄,地壳下部存在较薄的(3──4km)高速层(地震波速7.2──7.5km·s-1);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壳底部存在约 10km厚、300km宽的高速层。在台湾地区,由于弧陆碰撞,曾经减薄的陆壳在碰撞带增厚,莫霍面深度超过30km。南海北部陆缘在裂谷拉张和海底扩张期间岩浆活动平静,表明南海北部陆缘为非火山型陆缘。  相似文献   
37.
38.
根据海台、无震海岭.活动洋中脊以及几条破碎带,可把阿拉伯海划分成几个深海盆地.这些盆地的进化历史已从地球物理的研究中推演出来.东阿拉伯海盆(EAB)位于Laxmi-Laceadive海岭及印度的西部大陆坡之间,被认为其下伏是由裂谷和相关过程形成的过渡地壳,  相似文献   
39.
于道永 《海洋预报》1996,13(2):43-50
本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1985年以前和1992年以前两个时段,对我国沿岩25个验潮站近百年来的海平面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了两个时段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年速率和平均海面高度,论述了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沿岸相对海平面在总体上不但持续上升,而且近年来上升速率普遍加快;根据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变化趋向,预计到下世纪中叶前后,全球性海  相似文献   
40.
白云凹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结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南海最具代表性的第三系深水陆坡沉积区。以穿过白云凹陷中部的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14s)为研究基础,采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分析了该区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勾画了白云凹陷的形态,并提取该测线相对应的重磁剖面数据,利用重磁资料和地震剖面进行了综合反演。以深剖面地震资料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所得的重力数据进行了研究深部结构的正演拟合,实测与计算值拟合较好,支持中生代俯冲洋壳存在的观点;同时结合地震资料对深部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区莫霍面由陆向海抬升,呈阶梯状变化,地壳厚度逐渐减薄,具有大陆边缘陆壳向洋壳过渡的特征。根据地质模型还进行了变密度综合反演拟合来分析基底岩性特征,该区基底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部分为变质岩和基性火山岩,岩石密度由陆向洋逐渐减小,磁性体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