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2篇
  免费   2368篇
  国内免费   2491篇
测绘学   722篇
大气科学   863篇
地球物理   954篇
地质学   10819篇
海洋学   1007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894篇
自然地理   52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64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530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481篇
  1995年   419篇
  1994年   448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65年   8篇
  1948年   12篇
  1947年   7篇
  1946年   13篇
  1945年   10篇
  1943年   11篇
  194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ODP到IO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钻探计划(ODP)结束以后实施的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与以往钻探计划不同的是将以多个钻探平台为主,其航次将进入过去ODP无法进入的地区,将在古环境、海底资源(包括气体水合物)、地震机制、大洋岩石圈、海平面变化、深部生物圈等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从ODP到IODP有一过渡机构-ISAS,于2001年6月开始运作,到IODP开始实施时结束使命。ISAS将负责航次建议书的接受与评估、确保ODP与IODP的平稳过渡及负责与IODP有关的公共活动等工作。  相似文献   
92.
南海浮游有孔虫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南海北部柱状样中7个层段的浮游有孔虫(Globigarinoldes ruber)的氨基酸组分分布,并以相同深度的氨基酸组分作比较.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氨基酸量为有孔虫总氨基酸量的6~11倍;浮游有孔虫的氨基酸组分的丰度顺序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含硫氨基酸>碱性氨基酸>芳香氨基酸.苏氨酸与天门冬氨酸的对数比值和亮氨酸与天门冬氨酸的对数比值与深度的变化呈近似的线性递降关系.采用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值和丝氨酸与天门冬氨酸的对数比值.分别计算了底界年龄.  相似文献   
93.
94.
95.
蓝先洪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1-4,i001
中国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各盆地地层发育之间的差异说明它们处于不同的构造位置以及各自特有的演化历史。依据中国海域地层研究资料,论述了中国海域的前中生代地层和中、新生代地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6.
在印度西大陆边缘外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和浅层剖面都揭示了在内陆架上有空白反射、反射波终断与渗流相伴生的形式出现的声学屏蔽特征的存在。这些屏蔽现象揭示了富含气体沉积物的存在。在外陆架-中陆坡地区,那些麻坑地形及上覆水体中突出的羽状流都清楚地表明有气体从陆坡沉积物中渗流出来,而正是这种渗流反映了源岩的存在。地震剖面也揭示了中-下陆-陆隆地区存在着似海底反射波(BSR),同时推测认为存在着气体水合物。BSR大约出现在海底之下300-600ms(TWTT)、水深525-2200m的范围内,它们偶然地呈不连续特征。在BSR之上同样也可以见到清楚的反射空白区及声学空白带。相反,杂乱/或散射的双曲线反射波则出现在BSR之下,这可能是富含气体沉积物存在的一种反映。褶皱、底辟构造及断层均存于陆坡-陆隆区,它们可能成为流体及甲烷气体从深部向上运移的通道及圈闭。  相似文献   
97.
98.
南海北部陆架第四纪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部湾中部和珠江中的外的工程地质钻孔为典型剖面,对第四纪地层进行祥细的划分与对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获得本区第四纪地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区域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第四纪地层厚度变化,并讨论了各统的底界问题。  相似文献   
99.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技术在世界各大陆架海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家们取得了大量实际资料,并发表了多篇调査报告和研究成果(赵松龄,1991;秦蕴珊、赵松龄,1991;赵松龄、于洪军,1993),为查明世界各大陆架海的形成过程、地层结构、环境变迁、海面变化、岸线变迁、河道跟踪、以及地貌类型的划分等提供了新的信息,推动了世界大陆架地质学的发展。在应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技术所取得的多种成果中,最为突出的研究,莫过于在世界上的若干大陆架区发现了古河道及其沉积,通过古河道的追踪又可以了解大陆架环境的变迁和海面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项大陆架勘察技术问世以来,一直是大陆架地质勘察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我国大约在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浅地层剖面仪,并制成了第一批产品,进人80年代以来,又逐渐引进了国外的新产品用于中国大陆架的勘察。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利用这种勘察仪器,在南黄海和渤海海域已经获得了数千公里的测量记录。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资料中大量信息的提取是运用这项技术的关键。本文根据作者所获得的测量资料,对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浅地层结构及古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环境演变研究时间序列的建立方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环境演变时间序列建立的几种主要方法的纪年原理、应用状况及应用的优点、范围、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包括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在内的同位素纪年方法主要判别第四纪以来大时间尺主的沉积物的地质年龄,且能很好地应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但百余年来沉积物的年龄及侵蚀历史变化的研究只能通过^210Pbex、^137Cs等半衰期相对较短的核素来进行;指出^210Pbex可望在现代流域侵蚀环境演变以及其效应评价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