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9篇
  免费   1669篇
  国内免费   1448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76篇
地质学   8677篇
海洋学   571篇
综合类   437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5年   5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科学性、典型性、稀有性 公同中分布的地层剖面、岩浆侵入体、峡谷及水体景观等重要地质遗迹,是我省乃至全国地质科学研究领域的宝贵财富;是区内地层划分、岩浆岩、变质岩研究,地质构造分级的重要依据,对于研究区域地质发展史、进行全国性对比有着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2.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带,从奥陶纪到老第三纪,发育了一套层序连续完整的海相沉积地层,很少有缺失,沉积总厚度达万米以上,是研究古生代以来地壳化学演化的理想剖面。剖面岩石主要由灰岩、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按剖面厚度计算,灰岩、砂岩、  相似文献   
993.
矿床的成矿物质一是来自地层,即下二迭统玉泉组大理岩;二是来自于华力西晚期似斑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应用沉积体系的研究方法,恢复了福建省晚泥盆世-中侏罗世地层的古沉积面貌。上泥盆统发育河流体系、三角洲体系和碎屑滨岸体系;石炭系发育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碎屑滨岸体系和陆架体系;二叠系发育河流体系、湖泊体系、三角洲体系、碎屑滨岸体系和陆架体系;下三叠发育碎屑滨岸体系、陆架体系、陆坡体系和盆地体系;晚三叠世之后主要发育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湖泊体系和滨岸体系。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究上扬子海盆在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沉积环境、明确四川盆地西南缘金坷村筠连地区有机质页岩沉积层位,通过对金坷村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的研究,识别出自晚奥陶世凯迪阶WF2带至早志留世埃隆阶LM6带的9个连续生物带及组合.认为金坷村地区是上扬子海盆最早进入前陆期的地区,时间为鲁丹阶LM1期.金坷村剖面与其北部的新地2井、宁211井、威202井生物地层对比发现,自南向北黑色页岩笔石带上限自LM6延伸至LM9,呈逐渐增高的趋势.金坷村剖面富有机质页岩层位于WF2-LM4带,厚度20.6 m,为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6.
南四湖周边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南四湖周边地区数十眼钻孔的数据资料,以岩性地层分析对比研究为基础,通过利用14C、热释光等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技术方法,对该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出了初步认识.经研究认为,该区中南部的南四湖、北五湖的湖相沉积大约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之后.根据区内松散岩层的沉积物岩性和岩层的组合特征可以划分出5个岩组段.  相似文献   
997.
Despite being the most widely used unit infield mapping and having the greatest number of active researchers, the interval known as Quaternary is unique among the chrono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s of the Geological Time Scale (GTS) in having the most controversial definition and rank. After more than 100 years of debate, the base of the Quaternary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at -2.6 Ma, marking a dramatic and so-far irreversible shift to the ice-age-dominated world of oscillating glacial advances over the northern continents.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杨杰 《地质论评》1947,12(Z2):191-196
凡是无标准化石的地层,其层位及年代非常的鞣以鉴定,尤以寒武纪以前诸地层为最困难。因为寒武纪以前的诸地层,不独无标准化石,还有构造上及变质上等等问题,以致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