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1507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湖南地热资源分布及远景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文  彭头平 《湖南地质》2001,20(4):272-276
湖南中新生代地质构造背景特殊,因而发育了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初步总结了省内地下热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水化学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划分了湘西北慈利-桑植-吉首、湘中隆回-武岗-洞口、湘东娄底-株洲-衡阳及湘南郴州-宜章-汝城4个地热异常区,为地热远景开发区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2.
153.
埃及属世界前20个石油生产国之例,它的油气产出地质背景属新生代裂谷型盆地,其勘查以持久勘探,逐步见效而著称。  相似文献   
154.
天水地震区深部地温场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天水地震区上地壳地温场。结果表明,影响该区浅部(层)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是基底构造和断裂构造。祁连褶皱系为高热异常区,秦岭褶皱系为低热异常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为地温梯度带。认为该带历史地震的发生与热应力差有关  相似文献   
155.
中国桐柏大别构造带变质演化的岩石学证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柏大别构造带是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经历过多期次不同体制的构造运动,现今的桐柏大别山区是由一系列变质地体拼合而成,地体与地体之间为断层或韧性剪切带所围限各地体有自身变质变形史和PTt轨迹,但却有着碰撞造山带所共有的后造山抬升过程。本文揭示了随县群、红安岩群及大别杂岩中柯石英榴辉石、蓝晶铝直闪石片岩及紫苏石榴黑云母片麻岩的退变质再平衡结构特点。报道了大别山麻粒岩相变质年龄为1699Ma。各类岩石减压退变质再平衡结构,标志着后造山的隆升过程及其对桐柏大别构造带变质演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6.
重力勘查成果表明,重力异常总体上反映了羊八井盆地总体形态,走向北东,北东侧重力等值线已经封闭,自东向西呈逐渐减低趋势,北侧和南侧重力值明显增高,以二电厂为中心,存在一个面积较大的低重力异常,而其南西相伴存在一个范围较小的高重力异常,它们反映着深部的一些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7.
本文介绍了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秦皇岛地区1100km^2范围内开展中低温地热资源普查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土壤中Hg、As、sb元素作为热异常区的指示元素,不仅圈定了本区已知热异常区,而且还发现了12处新的地热异常区,并得到初步证实,这进一步说明在地热资源普查中,化探是一种快速、经济且有效的方法。异常区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沥鼻峡热储构造上的温泉和地热井勘查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沥鼻峡背斜具有典型的层状热储结构特征,是目前华蓥山复式背斜钻获地热水水温最低的热储构造,地热水以硫酸钙型水质为主,目前已知地热井和温泉具有水温普遍低于37℃和水量衰减较明显的特征.初步认为钻获地热水温低可能与构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