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0篇
  免费   4831篇
  国内免费   9143篇
测绘学   1088篇
大气科学   608篇
地球物理   3244篇
地质学   29975篇
海洋学   2314篇
天文学   534篇
综合类   1991篇
自然地理   1190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899篇
  2022年   933篇
  2021年   1104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1062篇
  2018年   785篇
  2017年   842篇
  2016年   975篇
  2015年   1109篇
  2014年   1918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824篇
  2011年   1882篇
  2010年   1532篇
  2009年   1537篇
  2008年   1409篇
  2007年   1389篇
  2006年   1526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1163篇
  2003年   1224篇
  2002年   1221篇
  2001年   1277篇
  2000年   1108篇
  1999年   1076篇
  1998年   1199篇
  1997年   1037篇
  1996年   1064篇
  1995年   1039篇
  1994年   899篇
  1993年   768篇
  1992年   935篇
  1991年   756篇
  1990年   616篇
  1989年   497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3篇
  1974年   9篇
  1954年   11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对深部岩浆和矿化现象的研究,证明了Zawiercia-Rzeszotar断层属于通到岩石圈下部边界缝合线性质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断裂形成于上志留造山运动的碰撞,并把现在叫上西里西亚煤盆的段块和小波兰地块焊接在一起。断裂形成后的地质发展史看出由于焊接的不完善和愈合的薄弱,造成了裂隙的不时张开关不断发生岩浆活动和金属的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14.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自199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院、所和各界有关部门、领导及广大读者的诚挚支持、关心和帮助,借此机会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5.
大样本的银盘恒星的运动学数据和元素丰度特征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及演化,尤其是银盘形成和演化的2个重要探针。本文首先介绍了银河系的总体结构特征,然后较详细的综述了以上2个探针的重要性。对我国LAMOST项目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尤其是银盘的形成和演化方面的能力作了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成矿地质模型为依据,对观驾山—黑山岛一带的化探、物探、遥感及地质等信息变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选取了10个信息变量24个标志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内458个单元的信息量值进行计算,并由此确定了研究范围内的成矿远景区。事实表明,研究区信息量成矿预测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18.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极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Δ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