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6篇
  免费   2238篇
  国内免费   3800篇
测绘学   1221篇
大气科学   1351篇
地球物理   2232篇
地质学   10463篇
海洋学   972篇
天文学   665篇
综合类   1114篇
自然地理   846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994篇
  2011年   954篇
  2010年   801篇
  2009年   884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存在明显的、东西方向的地球化学异常区带,异常区带有异常范围大、强度高和分布有序等特征,是地下油气信息的反映。从化探烃类指标浓度变化、比值特征和三维荧光图谱特征等方面对异常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本区的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对异常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化探异常的形成与盆地中部的大型东西向构造带和东西向气聚集区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天然气的勘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2.
通过在中国西部地区成都平原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了深层样元素的基准值及浅层样元素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元素的分布特征判断隐伏构造和隐伏岩体;探讨了在农业地质、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天然气预测、pH值计算等多目标的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283.
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深部构造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长海  刘国印  邓军 《华北地质》2003,26(4):221-227
豫西南地区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找矿前景巨大。本文中利用重力、航磁和深部地球物理剖面资料,解析研究区三维岩石圈结构,揭示深部构造特征,进而探讨深部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莫霍面顶面形态基本上呈东高西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增大。壳-幔结构的不均一性制约着成矿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矿集区位于幔向斜内,其地壳增厚处、莫霍面的梯度变化处或变形部位成矿强度大。幔背斜与幔向斜之间过渡带有走向超壳型深大断裂(如栾川断裂和朱阳关断裂),其与次级断裂的交汇处,岩浆、变质与成矿作用十分强烈,深部通道为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较好的成矿条件,因此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84.
针对高寒山区1:25万区调野外工作条件差、时间短,植被覆盖度低、遥感影像质量好的特点,提出了遥感影像解释、遥感标志剖面解译新概念,以及不同工作区用不同大法的新思路。研究、实践认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高寒山区区域地质调查能减少野外工作量,缩短周期,节约经费,提高调查质量和精度。  相似文献   
285.
1 研究现状 喀尔力克铜金成矿带位于东天山地区喀尔力克山一带(图1).60年代以来,先后完成了1∶20万区调、1∶ 20万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90年代,国家305项目u,揭示和深化了带内大量铜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类型的认识,提出夕卡岩型、斑岩型,尤其是斑岩型为区内的主要矿化类型.从而预示该带极有可能成为新疆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又一个重要成矿带. 2 主要地质特点 2.1 成矿地质背景 该区位于喀尔力克晚古生代岛弧带内.出露地层以泥盆系、石炭系为主体及部分奥陶系.下泥盆统以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为中酸性火山岩、碎…  相似文献   
286.
廖南鸿 《云南地质》2003,22(1):56-63
礼社江中上游微粒型金矿田,以其特有的地质特生和成矿规律,于红河大断裂东侧、依皮堵复式破背斜上形成一系列不同规模、以金矿为主的矿床(点);即将勘查或评价的一系列Au,As,Sb,Hg元素组合异常;不断发现的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点)。使该矿田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黄金后备资源及生产基础。本文运用新的专业理论从矿田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方面给予论述,为在本区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87.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土壤次生环境进行了质量分区划分,探讨该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元素迁移概略,提出了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治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88.
华北太行晚中生代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克拉通太行山地区煌斑岩脉广泛发育。这些煌斑岩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和K)和轻稀土元素,具有高度分异的REE模式,在化学成分和Nd—Sr同位素组成上亦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其特征表明:太行山地区的晚中生代煌斑岩来源于同一个岩浆源区,而且煌斑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曾经遭受过下地壳的混染。此外,最原始的煌斑岩样品具有低SiO2、高MgO以及高度富集同位素[εNd(120Ma)=-8.3,Ist=0.7052]的特征,表明形成煌斑岩的母岩浆来自富集地幔,是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富集地幔可能是下部软流圈释放的富挥发分、低密度的熔体与上部的岩石圈发生了交代反应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89.
蔺新望 《陕西地质》2003,21(1):45-51
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处于浅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根据区域地层划分、古生物化石和最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确定了塔里林板块南缘地层时代为早古生代。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为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因此,系统研究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对于重塑早生代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历史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90.
老湾金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马长源  简新玲 《物探与化探》2003,27(2):83-87,100
老湾金矿是我国近年来探明的重要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或矿脉群)、控矿构造、岩浆岩、赋矿地层、近矿热液蚀变带以及周围地质体之间存在某种物性差异,因而有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构成了金矿床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作者试图在矿床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确定找矿勘查物探方法组合流程,以期配合、指导正在进行中的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的普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