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6篇
  免费   3008篇
  国内免费   4093篇
测绘学   10382篇
大气科学   1675篇
地球物理   3218篇
地质学   11100篇
海洋学   2068篇
天文学   1287篇
综合类   1708篇
自然地理   879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93篇
  2022年   716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933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713篇
  2015年   825篇
  2014年   1562篇
  2013年   1109篇
  2012年   1570篇
  2011年   1454篇
  2010年   1235篇
  2009年   1362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212篇
  2006年   1184篇
  2005年   1136篇
  2004年   969篇
  2003年   1019篇
  2002年   879篇
  2001年   858篇
  2000年   760篇
  1999年   731篇
  1998年   828篇
  1997年   893篇
  1996年   814篇
  1995年   735篇
  1994年   681篇
  1993年   637篇
  1992年   727篇
  1991年   534篇
  1990年   506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4篇
  1975年   7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高频VLBI观测揭示出河外射电源在pc或者亚pc尺度上大都有核-喷流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平谱致密射电源中毫角秒尺度的子源,能以相当高的概率观测到它的视超光速现象。多频观测可监测到一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特别在射电激变源中这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与宽带内(从光学到γ射线)的爆发相关。且得到的一些源的核区谱指数分布,为确认源的VLBI核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2.
53.
本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54.
55.
本文简述了国际天球参考架的发展历史和现在射电参考架的现状—基准源选择的标准和参考架的稳定性。描述了地面上光学观测在依巴谷参考架的维持和加密的一系列工作。介绍由天体测量卫星GAIA和SIM给出的天球参考架可能逵到的精度。详述了在今后十年中地面天体测量的作用以及正在开展有关天球参考架的研究课题 ,同时也列出了我国正在和即将开展天体测量的几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活动星系核(AGN)的VLBI观测的新近展,特别关注其中心结构和低光度的活动星系核。主要目的是强调VLBI观测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7.
地球物理现象和太阳活动中的高频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震年 《天文学报》1995,36(1):65-72
本文用几种谱分析方法了从1976年7月-1992年9月期间的地球物理资料(日长变化,大气角动量)和太阳活动及1976年7月-1987年12月的日冕指数。结果证实所有序列中呈现出40-60天的振荡,同时也表明:它们的振幅和周期是随时间变化的。本文研究了谱结构的时空分布和讨论地球物理象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58.
《地震地质》1994,16(2):127
对全球尺度的6条大地震带内1900~1990年中184次Ms≥73/4级地震进行了沿地震带方向定向迁移的分析,获得了全球统一的地震定向迁移规律,总体是由西向东,迁移速度由700km/a变为150km/a,此现象可以作多种暂态地球动力作用过程的推论,如以大西洋脊间歇式张裂引起上地幔软流物质自西向东运动,呈现纵波式的振荡传播;也可解释为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自西南向东北对欧亚地震带依次的推压引起向东的应变波的传播;太平洋脊两侧洋底板块向西北和东北两侧的斜向推压,可能是造成两侧地震带地震向北迁移的触发源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综述30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物探化探中的应用,并展望它在“九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