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5篇
  免费   3047篇
  国内免费   3397篇
测绘学   6407篇
大气科学   1787篇
地球物理   3402篇
地质学   9105篇
海洋学   1193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1644篇
自然地理   956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786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952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694篇
  2017年   819篇
  2016年   760篇
  2015年   867篇
  2014年   1266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255篇
  2011年   1148篇
  2010年   1045篇
  2009年   1126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958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769篇
  2003年   705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632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64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1990年8月至9月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黑龙江省测绘局合作,圆满完成了国家高精度GPS 空间定位网的东北地区一个环的GPS 测量试验工作。 该项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表明了国家高精度GPS 空间定位网初步设计的技术目标的可行性,并为该网的组织实施和作业调度提供了经检。通过试验,为发展完善了观测技术方案和外业数据检检方法,及全网的布测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实现全球环境实时、动态监测的需要,选用Forstner特征匹配理论对NOAA/AVHRR影像进行匹配试验。Forstner特征提取之前,先根据熵的理论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工作量可减少到10%-20%,特征提取后的共轭影像,似性尺度可建立一个可能的同中点匹配点表,再根据一致性尺度,采用Robust稳健估计剔除错匹配的点对,即可建立两幅影像的最终匹配点对。匹配结果表明,通过阈值的设置,可以在A  相似文献   
994.
等频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等频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讨论了等频大地水准面与经典大地水准面的关系,提出了测定位差和高程差的新方法-引力或重力频移法,探讨了利用频移观测法解边值问题求定地球外部重力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测地壳或工程建筑物的变形,通常选择一组有代表性的离散特征点来代表变形体,从而建立起监测网,通过预测分析网的变化,即可推知变形体的变形状态,同时民为其它观测点的变形分析提供依据。监测网的变形网分析,一般分为几何分析和物理分析两部分,所谓几何分析,其实质就是分析得到眯位的空间位移量,提供变形体的几何状态,而物理分析则主要是解释变形与变形原因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监测网的几何分析进行探讨,主要讨论变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高耸建(构)筑物的动态变形观测的内容,方法及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了并结合实例,编制各种表格和曲线,这对高耸建(构)筑物的基础处理,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王娟  刘水 《四川测绘》1994,17(2):51-53
本文主要就分级布设的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问题进行讨论,并就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直接、有效地改善监测网的灵敏度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引入时间序列分析进行危岩体监测数据的处理,建立了危岩体变形的动态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会与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999.
1000.
黑河实验(HEIFE)──对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3  
胡隐樵  高由禧 《气象学报》1994,52(3):285-296
综合介绍“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研究(HEIFE)”的概况。系统分析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它们是:(1)干旱地区地表面热量平衡的基本特征:干旱地区蒸发量很小,地表热量平衡中以感热为主.潜热可以忽略不计。(2)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参数化问题:干旱地区能量和物质湍流输送的参数化必须考虑层结影响,否则将造成严重误差。(3)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现象──绿洲与沙漠环境的相互作用:绿洲的“冷岛效应”和临近绿洲沙漠或戈壁的“逆湿现象”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将加深我们对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