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9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567篇
测绘学   900篇
大气科学   670篇
地球物理   653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地理   43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xtension of TOPMODEL Applications to the Heterogeneous Land Surf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 present,the Topographic Index Model(TOPMODEL) has been recommended for integration in Land Surface Models(LSMs).But,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original TOPMODEL(OTOP) is limited because the OTOP derivation relies on three fundamental but unrealistic assumptions.In this paper,several versions of a generalized TOPMODEL(GTOP),which relax some unrealistic assumptions involved in OTOP,are presented,and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sn to obtain these modifications are demonstrated in detail.Specifically,the exte...  相似文献   
992.
陆地表面温度是监测地球资源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区域干旱预报、作物产量估算、数值天气预报等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MODIS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原理,建立了基于MODIS资料、地理信息数据和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993.
地表粗糙度非均匀性对模式湍流通量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地表参量的不均匀性对网格区地表湍流通量的计算有重要影响。近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次网格粗糙度长度的变差系数、网格平均粗糙度及参考高度的选取是影响网格湍流通量计算的主要因素,其中次网格粗糙度长度的变差系数对计算偏差起主要决定作用。实际计算表明,某些特定地区(如植被气候过渡带)粗糙度的地表非均匀性引起的计算相对误差可达40%以上,选取特定的参考高度能改善高网格湍流通量计算的效果。非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由地表粗糙度不均匀性所致的平均风速、位温梯度以及近地层大气稳定度的次网格分布都对网格湍流通量(感热通量)计算产生影响,比较而言,相对误差大小对大气稳定度的次网格分布最为敏感。所以,在目前的数值模式中有必要进一步对湍流通量计算过程中由于地表不均匀性产生的计算偏差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采、探资料的对比研究,指出了推覆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系断层的展布,砂岩的岩石质量指标与该砂岩距推覆构造底界面的距离呈对数关系。推覆构造不同单元的水文地质条件相差很大,煤层顶板易冒落块体与推覆构造有一定关系,推覆构造对地表沉降具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造山进程与高压剥露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地表侵蚀与地下(热)构造过程联合制约,造山带剥露作用随造山类型/阶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形样式和岩浆特点。挤压逆冲与侵蚀其同作用可将地壳岩石抬和或剥露至地表,而伸展作用则可驱动地幔深处高压单元向地表折返剥露,大规模伸展剥露与造山带根部热软化、边界层拆沉以及板块断离作用有关。浮力作用只能驱使高压岩块剥露至壳悭边 界处,但它无法解释这些岩块如何在地壳内部运移剥露。此外,楔角回流作用可驱使包裹在泥质/蛇纹岩楔中榴辉岩块向地表折返剥露,而且俯冲带迁移对于造山带剥露过程的驱动作用也不容忽视。(超)高压变质带大规模折返剥露过程往往与造山进程不同阶段多种机制的联合驱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6.
黑河实验区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利用三维非静力RAMS模拟研究了黑河实验区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模拟结果表明:绿洲地表净辐射通量较沙漠戈壁大;绿洲及沙漠戈壁下垫面上的Bowen比分别为0.4和4.0;夜间绿洲上整晚维持蒸发,并有负感热通量。模拟结果与测站实测结果与卫星反演值的对比研究指出,RAMS对绿洲下垫面潜热通量的模拟和沙漠戈壁下垫面感热通量的模拟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卫星遥感反演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净辐射的估算与实测较吻合,绿洲地表感热通量的卫星反演值较数值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但潜热通量的模拟值则较卫星估算值更接近于实际;沙漠戈壁地表则是感热通量的模拟值较卫星反演值更接近于实际。上述分析为今后结合卫星遥感改进RAMS陆面过程参数化,使使用于模拟研究干旱区非均匀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500hPa高度场资料和NCAR地温资料,分析了6~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面积指数、西伸的经度和脊线的纬度等与亚洲地表温度之关系.结果表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及位置,与亚洲某些区域的地表温度有明显的关系.关系最密切的是(100~110°E35~45°N)附近,位于我国内蒙古西南部、甘肃和宁夏自治区一带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南部.另外青藏高原、南亚地区的地表温度与西太平洋副高也有较好的相关.文中对此做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8.
用陆地卫星TM6数据演算地表温度的单窗算法   总被引:263,自引:3,他引:263  
覃志豪 《地理学报》2001,56(4):456-466
陆地卫星 TM数据 (TM6)热波段表示地表热辐射和地表温度变化。长期以来 ,从 TM6数据中演算地表温度通常是通过所谓大气校正法。这一方法需要估计大气热辐射和大气对地表热辐射传导的影响 ,计算过程很复杂 ,误差也较大 ,在实际中应用不多。根据地表热辐射传导方程 ,推导出一个简单易行并且精度较高的演算方法 ,把大气和地表的影响直接包括在演算公式中。该算法需要用地表辐射率、大气透射率和大气平均温度 3个参数进行地表温度的演算。验证表明 ,该方法的地表温度演算较高。当参数估计没有误差时 ,该方法的地表温度演算精度达到 <0 .4℃ ,在参数估计有适度误差时 ,演算精度仍达 <1 .1℃。因该方法适用于仅有一个热波段的遥感数据 ,故称为单窗算法。  相似文献   
999.
2001年11月14日青交界Ms8.1地震地表破烈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工程学报》2001,23(4):313-317,T001,T002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初至波走时速度成像进行近地表静校正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常规地震初至波走时速度成像进行近地表静校正的方法。该方法的基础是回折波射线的走时层析成像,它能准确地求出近地表连续速度分布,用浅层速度成像结果能够得到准确的近地表静校正量。文中给出了初至波走时射线层析成像的理论模型试验结果,成像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