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7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901篇
测绘学   357篇
大气科学   856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1873篇
海洋学   650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338篇
自然地理   83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1/万航测数字化地形图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用CMAP软件编辑1/万航测数字化地形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本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河谷、斜坡、阶地、高地、平原和潜丘6种古地貌单元。该种古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了下侏罗统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类型、相带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安组下部与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富集成藏;同时地层水特征表明斜坡带保存条件最好。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带上的坡嘴、阶地及潜丘是勘探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83.
为了制定斯摩棱斯克州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纲要,对城区进行了地质生态评估。为此,根据所采用的方法,编制了地貌图,以此作为评估的基本要素,并且对该州地区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建议利用这些资料作为制定总体纲要工作的独立要素。  相似文献   
84.
火山渣丘,是火山区内的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以前地其成因国内外尚无详细探讨和描述,有的学者曾经统称为副火山。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这一结论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火山渣丘的形成是一复杂的地质现象,其成因具有多元性。这对探讨火山喷发规律,对火山地质地貌的准确描述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5.
葛全胜 《地理研究》2006,25(2):368-368
“中国季风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是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所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为深入系统地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科学研究计划》在“十五”期间陆续启动了一系列重点项目,“过去300年中国东部季风区雨带进退图谱与模拟诊断”项目(编号40331013,2004年初起实施)就是其中之一。本项目旨在利用丰富的清代雨雪档案记载,重建1736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江淮流域3540个站点时间分辨率为月、季的降水序列;并分析该区域1736年以来年、年代际降水变化与雨带进退的时空特征分析,诊断该区域过去300年特征时段降水变化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86.
一、经济区划沿革与回顾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显差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行了经济协作区的划分。当时全国被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共7个经济协作区。随后,国家将华中与华南两大经济协作区合并为中南经济协作区。这样的划分方法在其后的经济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相似文献   
87.
《地理教学》2006,(7):45-45
说到沙尘带来的危害,可谓“罄竹难书”: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大大降低,影响飞机的起降和汽车、火车的正常运行;沙尘飞入眼睛,影响视力;沙尘被吸入呼吸道,还成为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一次强沙尘暴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往往不亚于甚至超过我国南方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或一次台风登陆的灾害。因此,有人将沙尘暴称为“陆地台风”。春季北京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居高不下,与风沙活动、沙尘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作为中国首都、国际知名大都市的北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国际沙漠化会议列为受风沙危害严重的都市之一。  相似文献   
88.
浙江景宁大源山是一处尚待开发的地质旅游景区,由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组成,火山作用强烈,岩石类型齐全,火山机构发育典型。火山岩地貌景观独特,以峰柱、峰丛、造型石为特色,融畲族风情和生态景观于一体,具有很高科学品位及研究价值,兼具观光游览、科普休闲等多项功能,具备建立地质公园的科学基础,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9.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2005,29(2):171-177,204
评述了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的寒武系部分,包括它的底界全球层型和点位的确定和存在的问题、寒武系当前的再划分情况、芙蓉统和排碧阶及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寒武系的时代跨度。介绍了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表决中的全球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讨论了与我国寒武系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年代地层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0.
“国际地层表”与GSSP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近年来,“国际地层表”不断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更新,用GSSP来定义年代地层单位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地层表”,使得大家在叙述地质历史时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在显生宇的96个阶(统)中已有4 6个阶(统)确立了GGSP,其余的有望在2 0 0 8年全部确立。我国已取得了4枚金钉子,即将取得3枚,还有可能再获得4—6枚。根据区域特点,我国已编制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并正在开展区域性建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