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5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主动源海底地震仪(OBS)转换横波震相的分析和模拟,能够从泊松比的角度更准确地约束地下结构和物质组成,有助于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属性的研究.本文对南海北部陆缘西沙地块的OBS2013-3测线进行了转换横波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能量扫描法求取极化角,并对OBS水平分量数据进行旋转,获取了径向分量数据.结合本测线的地质情况,求解佐布里兹(Zoeppritz)方程,得到了不同转换模式的能量分配关系,定量地指示了沉积基底和海底面为主导的P-S转换界面,Moho面为次一级转换界面.在OBS2013-3测线的各个台站径向分量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一系列PPS和PSS型转换震相,最大偏移距达到130km,并进行了初步的正演模拟试算和验证.结合本测线实际情况,对OBS转换横波研究的基础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工作为后续的二维横波速度结构和泊松比结构模拟、物质组成和地壳属性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2.
以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昆明台和恩施台gPhone相对重力仪连续重力潮汐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gPhone重力仪在1 mHz以上频段的高频响应。从瑞利面波角度获得gPhone重力仪的高频响应,并且通过与同址观测的STS-1地震仪LHZ分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gPhone重力仪高频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对比从gPhone重力仪和STS-1地震仪观测数据中提取到的面波波形和群速度频散曲线,发现昆明台两类仪器观测到面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都较为一致,而恩施台仅振幅较为一致,相位上存在较明显差异,gPhone重力仪记录的面波信号在各频段存在不同的时间延迟。用两类仪器观测数据获得了大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结果表明两类仪器观测到的基频球型模态自由振荡的频率和振幅都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gPhone重力仪对高频频段信号振幅响应的可靠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Phone重力仪能够准确地观测到大地震激发的面波和自由振荡等高频信号的振幅,但在记录信号的相位信息时,有些仪器会有相位偏移产生,如果研究中需要考虑信号的相位,则必须获得仪器相位偏移量,再进行仪器相位校正。  相似文献   
53.
54.
55.
介绍了海底地震仪(OBS)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海上调查方法,针对解决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及性质等目的,利用大容量气枪枪阵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在东海冲绳海槽首次开展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本次试验布设一条NNW—SSE向垂直构造走向的勘测线,共投放海底地震仪40台,回收成功36台。获得了有效的深部地震数据,可识别到Pg、PmP、Pn等多种震相。此次试验是我国在冲绳海槽深部探测中的成功示范,有效填补了该地区深部地震数据的空白,为解决冲绳海槽深部地质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6.
利用2010年智利MW8.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模拟解算该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信号,将模拟信号与拉萨台超导重力仪(SG)和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0.3~1.0 mHz频段,超导重力仪观测到的自由振荡信号具有较高信噪比,且可捕捉到谱峰分裂信号。在1.0~5.0 mHz频段,超导重力仪和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观测到的自由振荡信号的频率与理论值偏差均小于0.214%。超导重力仪选用的时间段越长,其与理论计算值的平均偏差越小,当采用的时间序列达到80 h,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平均偏差为7.715%。当数据长度大于40 h,超导重力仪观测效果明显优于宽频带数字地震仪。2种仪器的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可充分体现超导重力仪的低频性和稳定性,超导重力仪比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在探测地球自由振荡信号方面,尤其是在低频信号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7.
地震预报与地震危险性评估是本届会议的第一专题,也是最大的一个专题,共收到交流论文和张贴报告60篇,约占全部专题文章总数的1/3.这60篇文章中,包括印度15篇,中国13篇,俄罗斯8篇,亚美尼亚6篇,法国、新西兰、墨西哥、埃及、伊朗等国家的地震学者也提交了文章.在2天的学术交流中,共有30篇文章口头交流或张贴.这些文章揭示了从地震预测预报到地震社会学的诸多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我台以《提高763地震仪的抗干扰能力》为课题,在基建完成后,对763仪器重新进行安装调试,对仪器的连续线及耦合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处理。投入运行工作两年来,记录效果较好,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9.
我国763长周期地震观测台网的建成,使我国地震的观测频带从几十秒扩展到百秒以上,提高了我国地震台站的地震监测能力和震相识别能力,提高了单台定位的精度和测定面波震级精度,改进了影区地震的观测。然而,由于该仪器出厂时设有配备相应的自动增光报警系统,致使发生大震时,大振幅波形因暴光不足而难以辨认,不能报警,给大震分析和研究,大震速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自动增光报警系统是充分发挥763地震仪优良性能的基础。我们根据台站的实际设计,制做了一种稳定可靠,价廉物美,维修方便的763地震仪增光报警系统。该系统…  相似文献   
60.
当今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信息的转换与处理提供了极其完善的手段,用于地震观测数据的采集、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硬件设备技术性能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作为地震观测中最关键的基础设备地震计发展的方向是用小型化、宽频带、大动态,机电一体化、电容位移换能和性能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