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7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895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抽降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抽降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抽降承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估算公式对沉降及差异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苏州地区多年以来的等级水准点高程数据变化来说明不同年代的地面沉降的历史现状。以多年来的地下水开采数据揭示大量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建议和地面沉降对苏州工业园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从沧州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谈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龙 《地下水》1997,19(4):151-153,170
从沧州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的扩展和造成的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做好开源节流,控制对深层水的开采,有效扼制水文地质环境恶化。同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节水灌溉和农艺节水综合利用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4.
995.
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过程具有空间特性, 其影响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作者开发的地质灾害图象分析系统(GHMIAS)是以典型地质灾害为主要对象、以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应用性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有独特的空间分析模型扩充, 融矢量、栅格和Windows图形用户对象为一体,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相互转换, 具有丰富的制图功能和高质量的制图输出, 可以快速生成灾害专题图件。  相似文献   
996.
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及我国“八五”科技攻关成果表明,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及防治工作,由于引进系统思维方式、非线性科学的新理论与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融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进行综合研究,成果显著,目前已进入以数学模型预测为主的动态微量控沉阶段。这要求我们加深沉降机理研究。抽汲地下水形成的地面沉降研究的核心与难点是粘性土中孔隙水运移问题,它也是土体环境地质和外动力地质灾害研究的前缘热点,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论述了西安市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水质污染等,针对问题,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8.
中国近期垂直陆地运动的几个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我国三十多年来积累的近三十万公里精密水准复测资料,研究了我国近期垂直陆地运动的主要特征,即:(1)我国陆地构造性垂直运动的主要特征为“南升北降”“东弱西强”;并且与地形地貌具有一定相关性,表现为清晰的继承性运动性质,从运动量值及等值线的展布方向来看,我国大陆明显地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控制,以印度板块的作用为最强烈;(2)内陆地区中强地震(Ms≥6.0)以上的地震形变的主要特征为,地震形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为定量表达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的空间关系,分析地下水超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该文基于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信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建立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与各含水层水位变化的响应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GWR模型能够表征77%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相关关系,可更直观地揭示不同地区地下水超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空间特征,更好地表达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空间非平稳性.基于GWR模型的研究表明,不同含水层的水位变化对不同地面沉降区的影响不同,第二、三承压含水层的开采对严重和较严重沉降区的正向影响较大,与北京市以第二、三承压含水层为主要应用水的统计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