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郯庐断裂带南段新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郯庐断裂带南段的第四纪地层不发育,尽管断裂构造岩松散而未固结成岩,也难以应用地层变位法来确定它的最新活动时代和活动方式。笔者在发育断层泥的断裂露头剖面上,采集断层泥样品9个,通过扫描电镜——石英碎砾刻蚀形貌法来确定它的新动活性。根据石英碎砾的刻蚀形貌类型判定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和活动方式;蠕滑?粘滑?从而确定郯庐断裂带南段的最新活动时代在N_2—Q_1或Q_2,活动方式以粘滑为主。  相似文献   
13.
14.
15.
霞石正长岩是重要的炼铝资源和陶瓷、玻璃原料。文中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线、电子探针等,综合分析方法对黑英山霞石正长岩的矿物学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着重描述了岩石的矿物组合、矿物生成及变化特征。对主要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及X衍射分析,测得霞石成分:SiO_243.66%,Al_2O_330.97%,K_2O4.23%,Na_2O18.46%(Na_2O高于其它地区的霞石)。根据霞石单矿物实测成分计算出其晶体化学分子式为:(K_(0.525)Na_(3.528)Ca_(0.012))_(4.065)[Cr_(0.010)Al-(3.559)Mg_(0.009)Fe_(0.054)Mn_(0.012)Ti_(0.008)Si_(4.258)O_(16)];测得霞石的主要X衍射d值为:0.302~0.303,0.386~0.389,0.1388~0.1391(nm)。测得微斜长石的成分:SiO_264.82%,Al_2O_319.68%,K_2O11.77%,Na_2O2.30%,求得其三斜度△=0.83~1.00,属低微斜长石。通过霞石正长岩中钾长石与霞石矿物中对K原子分配值计算和作图,解得矿物生成温度为400~500℃。测得岩石中的钠长石主要为低钠长石,属后期交代矿物。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集北京、深圳和郑州3个城市气溶胶样品,使用场发射扫锚电镜-能谱仪观察气溶胶单颗粒的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PM2.5的粒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气溶胶单颗粒类型以矿物颗粒、烟尘和球形颗粒(飞灰和二次粒子)为主。对比3个城市气溶胶中不同颗粒类型数量百分比发现,矿物颗粒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飞灰和烟尘数量最多的城市是郑州,而规则矿物颗粒数量最多的城市是深圳。3个城市气溶胶单颗粒的数量-粒径分布均呈单峰分布。深圳气溶胶中颗粒物的粒径相对较小,其次为郑州、北京。3个城市气溶胶中颗粒物来源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交通污染源影响,而燃煤源对北京和郑州气溶胶中颗粒物来源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孙岩  三宅启司 《地球化学》1988,(1):79-83,i002
奇异透镜体构造标本采自南京幕府山经强烈挤压的灰岩地层。通过SEM和EPMA测试,透镜体构造的中层和内核之间边界有挤压、剪切和拉张三种变形。自外层和内层一些主要元素Ca、Si、P和S等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应力作用、动力分异作用和动热变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94-1996年每年3月、7月在厦门同安琼头海域采集雄性文昌鱼,采用冷冻蚀刻的常规技术,研究文昌鱼精子发生核孔复合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核孔复合体结构中很可能存在着作为运输物质的中央颗粒。各种生殖细胞中的核孔复合体的大小和密度不同,平均值约为:精原细胞(60±1.20)nm,(2.9±0.04)孔/μm2;初级精母细胞(76±1.80)nm,(4.8±0.05)孔/μm2;次级精母细胞(72±1.30)nm,(4.6±0.03)孔/μm2;精细胞(97±1.40)nm,(5.4±0.06)孔/μm2。这与细胞的生理功能有关。核孔复合体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特点,主要集中在靠初级精母细胞的高尔基区一侧和靠精细胞的前项体一侧的核膜上,表明了细胞核局部的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有机改性粘土对铜绿微囊藻的絮凝去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有效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湖泊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问题.通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原位沉积物为介质,利用搅拌器和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来研究烷基铵盐改性物质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细胞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烷基铵盐和粘土的添加量分别为0.3g/L和0.2g/L,搅拌停止30min后,其去除效率达83.9%:在絮凝沉降500min后,水体中藻细胞去除率可达98.9%,较能有效的絮凝沉降藻细胞;同时水体的浊度也有相应的提高.电镜扫描表明这种活性剂形成的网捕包膜作用对藻细胞的沉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烷基铵盐的杀菌作用可能会造成藻细胞内含物向水体释放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应用FTIR-SEM研究一类合成欧珀的微结构及其变彩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来,相关人工合成欧泊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天然与合成欧泊的鉴别与筛选,而相关合成欧泊的微结构、变彩机制及其中水的赋存状态的深入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一类合成欧泊的微结构、结构缺陷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同时,结合对样品的热处理就该合成欧泊体色、变彩机制及其中水的赋存状态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样品的红外光谱中,在约2900 cm~(-1)、1737 cm~(-1)处出现合成欧泊特征吸收,且在4000~6000 cm-1波段,合成欧泊相比天然欧泊的吸收峰更为复杂。合成欧泊的颜色由体色与变彩两者共同构成,该体色与存在于其微结构中准球状、粒径约205 nm的二氧化硅颗粒的间隙填充物直接关联,且在热处理条件下随着间隙物的析出而渐退。同时,该类合成欧泊的变彩归因于结构致色并由其内部SiO_2颗粒周期性排列而构成的三维的光子带隙结构所致。此外,在欧泊的微观结构发生重构前,变彩所呈现的颜色主要由准球状二氧化硅颗粒粒径与间隙填充物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