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783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714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991.
人类土地利用干扰对黑河中游湿地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区湿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的干扰活动密切相关。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6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利用景观开发强度指数(LDI)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等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人类土地利用干扰对黑河中游湿地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人工湿地总体呈增加趋势;湿地景观的异质性、破碎化程度增强,湿地斑块之间的聚集度下降;总体上研究区各类湿地的LDI指数呈上升趋势,湿地的人为干扰程度增强,2001年后湖泊湿地的人为干扰程度最强。在人为干扰下湿地多转化为林地、草地、居工矿用地及耕地。人为干扰对湿地的影响因湿地类型而异。因此,科学评价不同类型湿地的人为干扰状况,对不同类型湿地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多系统GNSS联合观测的优势包括可见卫星数目增加,定位精度、定位结果可靠,生产效率高等。通过观测实验分析10°、20°和30°三种不同截止高度角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以及通过对比组合系统与GPS、BDS、GLONASS的收敛速度,分析了各系统达到的精度及稳定性,为使用多系统联合观测的用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而地形、地貌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对水土流失情况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从县域尺度选取了湘阴县、桃江县、桂东县三县不同典型地貌特征,通过Arc GIS软件利用ASTER和SRTM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坡度值,分别按照间距为1°的等差分级方法和湖南省水土保持临界坡度的分级方法,绘制了地面坡谱图,进一步计算获得了坡谱信息熵。结果表明:湘阴县、桃江县、桂东县地貌坡度1°分级信息熵由小变大,体现了地貌形态在空间的变化特征;而各县临界坡度分级信息熵的大小反映了各地水土流失情况,有效地证实了坡谱信息熵参数能够定量分析和反映不同区域地貌起伏复杂程度及水土保持情况。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掩星的附加相位延迟数据,对标准的几何光学大气反演算法进行了研究。探究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对温度反演的影响,按照标准的几何光学反演算法得到的干温度与无线电探空仪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将经过两种方法电离层修正后反演得到的温度与CDAAC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电离层残差对温度反演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25km以上是造成温度反演误差的主要因素,弯曲角电离层修正法要优于相位电离层修正法。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在不同截止高度角的情况下,BDS单系统、GPS单系统和BDS/GPS组合系统三者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差异,该文对三者伪距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不同误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进行了BDS单系统、GPS单系统和组合系统在截止高度角分别为15、30、50°时伪距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5°和30°时,组合系统在E、N、U各方向上的定位结果较单系统平稳,定位精度优于单系统;单系统在截止高度角为50°时不能定位或定位结果不可靠,而组合系统仍能达到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不同地形求解LiDAR点云数据在各种插值算法下不同比例尺允许的标准差内的最佳压缩率,以便提高数据处理的速率,为方便LiDAR数据的处理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压缩方法。介绍了基于ArcGIS软件本源的最佳压缩方法、基于Python的点的坡度差的压缩方法和基于Python的坡度法向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作为机载SAR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应用必不可少的步骤,SAR辐射定标将图像像素值转化为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利用点目标进行辐射定标的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精度,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三面角反射器稳定性较好且易于操作,并拥有较大的散射截面积,在较宽的角度变化范围内其在雷达系统中的散射截面积变化较小,所以被当成最常用的点目标定标器。本文在阐述点目标辐射定标的基础上,以四川省丹棱县为实验区域,进行基于点目标的辐射定标外定标,得出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精度且简单实用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8.
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可能是深部斑岩成矿系统的表征。在澜沧裂谷,喜山期花岗斑岩隐伏侵入裂谷中部下石炭统依柳组玄武质火山岩地层,形成了与老厂大型钼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斑岩-夕卡岩型热液蚀变体系,在浅表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则形成脉状银铅锌矿化。裂谷西部的大黑山勘查区下石炭统地层为南段组碎屑岩,深部隐伏的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不同于老厂的热液蚀变体系,对大黑山勘查区一个综合垂直剖面的初步研究表明:(1)深部热液体系在南段组中以形成具有明显Eu正异常(δEu=1.58)的石英网脉为特征,并且具有与老厂蚀变斑岩相似的Pb-Bi-Ag-Zn-Cu富集模式但Mo明显亏损,暗示深部可能存在与老厂矿区相同的花岗斑岩及Mo的矿化。(2)深部热液体系在C_(1n)/C_(2+3)岩性界面与低温天水系统混合,在C_(2+3)白云岩中形成具有突出Eu正异常(δEu最高达5.71)的铁锰方解石化,并在近40 m的蚀变带内显示出Pb-Zn-Ag矿化异常;蚀变过程中Mg的带出与Ca-Fe-Mn的带入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形成继续向上运移的低温Mg-Mn热液。(3)低温Mg-Mn热液在上覆二叠系生物碎屑灰岩中形成热液角砾白云岩化蚀变,大黑山勘查区地表以线型正地形的黑山梁子为代表;热液角砾白云岩化表现为弱的Eu正异常、Sr-U明显亏损和强烈的Mn富集,是地表锰银矿化的重要物源。大黑山综合剖面的研究确证了地表灰岩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热液角砾白云岩化是深部岩浆热液活动的具体体现,是非常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9.
高速频闪摄影从实验技术上加强了对沙粒跃移运动及其参数的研究,但因拍摄沙粒的成像点不完整又存在局限性,用曲线拟合高速频闪摄影的跃移沙粒轨迹可以补足缺失的成像点。本文对高速摄影的沙粒轨迹进行曲线拟合,从拟合曲线反求出沙粒的起跳角θ0、上升段跃高H1、上升段跃距L1、沉降角θt、下降段跃高H2、下降段跃距L2,并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式,为进一步研究颗粒跃移运动过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风沙土的力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风沙土是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区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其力学性质不同于一般土体,结构松散性为其最主要的特点。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14个风沙土样进行压缩试验和抗剪试验,获得了风沙土的基本力学参数:风沙土压缩模量值在50.00~142.86MPa之间,是一种低压缩性土;风沙土的内摩擦角值在31°55'~36°19'之间,低于河流冲积砂的内摩擦角值;风沙土存在结构力,其力学效应相当于粘聚力,可以在剪切试验中测出,其值在0.6~9.3kPa之间。并分析了影响这些力学参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