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1篇
  免费   792篇
  国内免费   788篇
测绘学   729篇
大气科学   1189篇
地球物理   616篇
地质学   1306篇
海洋学   41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申立群 《东北测绘》2001,24(3):13-15
从实践经验出发,结合相关技术基础,介绍在AutoCAD下进行地形图数字化时,原因定向的几种方法,并从精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软件实现的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992.
于纪明 《东北测绘》2001,24(3):38-39
提出一种新的制作矿山井下采空图的方法,可以克服原有方法的某些弊病,并总结了作者长期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93.
介绍加速器的整体稳定性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就是利用每年一度的加速器的水准测量所得的垂直偏差来分析加速器和隧道的稳定性,整个分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数据的筛选和恢复;2)建立一种不受数据处理基准和其它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且能精确反映。加速器变形的技术;3)建立一种能区分加速器变形和隧道变形的技术;4)对其变形进行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994.
关于海洋垂直基准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暴景阳  章传银 《测绘通报》2001,(6):10-11,26
提出以平均海面作为基本海洋垂直基准的思想,讨论了现有基准定义的意义,及水深在椭球面基准,大地水准面基准,国家高程基准,平均海面基准与海图深度基准下表示的关系,给出一种海洋测量深度的归算方案。  相似文献   
995.
悬索桥主缆差分定位及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结构 ,介绍了差分定位及监测方法的整体思路和原理。以自动目标识别的快速精确照准为硬件基础 ,以严格同步对向观测 (消除大气垂直折光 )建立高精度跨河高程控制 ,以差分方法 (实时改正大气垂直折光 )提高单向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该方法使主跨 960 m的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定位精度达到± 3 mm。  相似文献   
996.
1988年以来,我队应用螺杆钻受控定向钻探技术,施工单底定向孔和分枝孔共42个,取得明显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就几个技术问题,谈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本文使用经过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对1979年7月月平均进行分析,计算了垂直速度、散度、垂直剖面函数和速度势函数等物理量以及上升气流轨迹,给出了夏季高原主体地区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和详细的高原地区不同经纬度剖面垂直环流场的特征和分布. 配合夏季高原高层强大稳定的反气旋高压带,高原主体地区为整层上升气流区,但ω场有东西两个上升中心,它们是两个对流活动上升中心,两部的中心位于狮泉河和改则之间偏北的地区,东部的位于那曲一带. 本文给出了高原地区三个主要的经向环流圈(南北两侧下沉的小环流圈、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的经度位置和高原地区与西太平洋之间发生遥相关的主要纬度位置,发现在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中,在赤道以南的下沉气流主要来自高原与15°N之间,从高原上升的气流仅在对流层上部(200hPa左右)跨过赤道.从高原西部上升的气流往往从非洲至印度尼西亚一带跨过赤道,而从高原东部及其东侧我国大陆上升的气流往往下沉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  相似文献   
1000.
孙昭杞  王海岗 《地震》1992,(3):36-40
改造后的南通地震台短水准测量,从1988年12月起,跨NWW向断层的测段NS_1的高差出现了明显的鼓包型垂直形变。经过排除干扰及数据处理后得出:该测段的形变为地壳形变,在形变回到基值后发生了常熟1990年2月10目的5.1级地震。该形变的时间、形态与对应的震级与本地区以往数次中强地震的震例相符,因此确定它是常熟地震的形变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