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2篇
  免费   2065篇
  国内免费   2506篇
测绘学   1180篇
大气科学   1274篇
地球物理   1209篇
地质学   8687篇
海洋学   2184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654篇
自然地理   3034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924篇
  2007年   773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744篇
  2003年   724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501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是根据“康滇地轴”的地壳演化历史和铀的地球化学特性来探讨“康滇地轴”的铀成矿环境,认为“康滇地轴”既有有利于铀成矿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又有不利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以各种成矿理论为指导选择有利地段,对“康滇地轴”进行第2轮找矿。  相似文献   
992.
皖南伏川蛇绿岩形成环境的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伏川蛇绿岩套,沿祁门—歙县—三阳坑断裂带分布,具构造侵位特征。在AFM图解上,具有拉斑玄武岩的演化趋势,但在玄武岩分类图解和Na_2O/K_2O—(Na_2O K_2O)相关图上,则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在微量元素含量和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上和在Ti—Cr,Ti—Zr判别图上,也接近岛弧火山岩而与洋脊玄武岩差别较大。又,根据其形成的地质环境为一古岛弧,上覆地层为优地槽复理石建造,故认为伏川蛇绿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可能为一古岛弧。通过REE的模拟计算,伏川蛇绿岩可能是上地幔5%熔融的产物。由于变质橄榄岩中富集轻稀土元素,可以认为伏川上地幔是一种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993.
994.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地下水环境北景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5.
996.
试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7.
我国某些盐湖粘土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盐湖粘土化学成分一般特征,以及不同地区盐湖和盐湖不同沉积阶段粘土化学成分特征。讨论了控制盐湖粘土化学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利用盐湖粘土中Al_2O_3/MgO比值来反映盐湖沉积过程中某些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998.
试论我国某些原油与生油岩中的沉积环境生物标志物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王铁冠 《地球化学》1990,(3):256-263
对我国不同陆相沉积坏境中,某些成熟原油与生油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状况的研究表明:Pr/Ph和CPI仍为有效的宏观古环境指标。某些C_(20)~+长链类异戊二烯烷烃,以及芒柄花根烷和锯齿烷的立体异构体,可能是有价值的古沉积坏境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9.
卫星遥感信息与华北平原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遥感已成为第四纪研究的重要信息源。50年来对华北平原的认识过程,为遥感分析提供了判断和推理的理论依据。卫星遥感信息具有宏观概念与微观论证相结合的特点,为研究华北平原第四纪环境变迁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和新的概念:通过线性形迹查明一些新的断裂构造;依据地貌标志和考古、测年记录标定古海岸线;利用多时相对比阐明河道迁移与河槽摆动规律;追踪残存遗迹和剖析开发利用的人文标志;查明湖泊、沼泽的消亡;提出建立数据库用于第四纪环境的再现、模拟和预测等。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地区13000年来的气候序列初探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根据新疆地区全新世地层的年代标尺,黄土、湖泊和河流沉积物记录的环境变迁信息,以及古土壤和炭化层等所反映的古气候变化做了综合分析,对新疆地区13000年来的气候序列初步概括为:13000—10000aB.P.冷湿转凉干;10000—8000aB.P.,温干;8000—7000aB.P.,温湿;7000—6000aB.P.,暖干;6000—4000aB.P.,温湿;4000—3000aB.P.,温干;3000—2000a.B P.,凉湿;2000aB.P.至今,温干(1500aB.P.左右有凉湿的波动),与现代气候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