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3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983篇
测绘学   4547篇
大气科学   1743篇
地球物理   846篇
地质学   4572篇
海洋学   1266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3719篇
自然地理   6284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1462篇
  2013年   1166篇
  2012年   1394篇
  2011年   1455篇
  2010年   1171篇
  2009年   1309篇
  2008年   1362篇
  2007年   1068篇
  2006年   1077篇
  2005年   1097篇
  2004年   822篇
  2003年   770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发展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非常活跃和发展演化很快的学科.近30年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演化带动了旅游发展理论的演变.回顾旅游发展理论研究的进展,依次有依附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社区研究方法、福特主义、弹性专业化和全球商品链理论,这些理论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从时间和数量上都明显滞后于生产实践活动,说明旅游研究还处于经济地理学科"边缘化"的地位.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在迅猛发展之时,旅游发展理论的建设更应与经济地理学紧密结合,由"边缘"走向"核心".  相似文献   
992.
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商业区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商业区位研究的进展。将我国商业区位研究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即以商业地理学及城市商业区位为主的宏观研究阶段,以城市商业网点区位及商业活动空间结构为主的中观研究阶段,以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零售店区位等为主的微观研究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对应的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对近年来城市商业区位研究新领域:信息化背景下商业区位、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商业区位、微区位理论、外资零售企业区位、社区商业布局等进行了概述,总结出我国商业区位研究存在的重实证、轻理论等问题,并对未来商业区位的研究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93.
广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向阳  朱照宇 《热带地理》2007,27(6):553-557,56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基于国际旅游竞争力理论,选取18项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5个大城市进行了旅游竞争力计算与排序,并将广州与各主要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方面,广州仅次于北京、上海位于第3位,广州在旅游市场、设施、企业等方面有竞争优势,但在旅游文化、城市环境质量、旅游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湿差距。据此从营销导向、产品升级、品牌带动、持续发展和区域联动等5个方面对广州旅游发展战略选择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地下水超采漏斗是山东省平原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根据多年来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简要分析了山东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漏斗的发展过程、发展演变特征及发展原因,旨在为山东省地下水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及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对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的科学哲学思想作了探讨,其主要内容有:历史动力法是复杂性哲学思想与地质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递进思想是辩证否定观在大地构造理论发展中的胜利;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与发展纲领是与拉卡托斯科学哲学思想不谋而合的。研究陈国达科学哲学思想对指导科学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乌鲁木齐市建设生态城市现状的比较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钱翌  朱建雯 《干旱区地理》2007,30(2):274-282
乌鲁木齐是绿洲城市,自然环境比较脆弱,由于城市建设缺乏生态环境规划,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特殊的自然地理等原因,致使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乌鲁木齐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选择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兰州等5个城市的生态化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的结构指数为0.241,低于对比的5个城市;功能指数乌鲁木齐为0.271,远低于上海(0.615)、北京(0.466)和兰州(0.343),与西安(0.272)接近,略高于成都(0.222);从城市协调度来看,乌鲁木齐市的指数值为0.306,为6个城市的最小值,生态综合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北京(0.580)>上海(0.579)>成都(0.382)>西安(0.380)>兰州(0.360)>乌鲁木齐(0.270),乌鲁木齐市生态化程度为第Ⅳ级,即生态化程度较低,为6个城市中的最低值。总体上为较发达地区城市的生态化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生态化程度较低。乌鲁木齐市建设生态城市应采取的关键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编制城市综合生态区划,做好城市生态规划;2、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3、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控制大气污染;4、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方法、制定科学的水价、优化配置水资源;5、合理布局城市景观生态,搞好城市绿化及荒山绿化。  相似文献   
997.
中国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的发起国之一,国际极地年活动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4月,由外交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等有关部委成立了  相似文献   
998.
《地理科学》2007,27(2):272-272
自1992年和2001年《中国城市群》第一版、第二版相继问世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问题已列入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指出:城市群的发展将作为中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姚士谋、陈振光等的城市群著作第三版于2006年12月修改后再版就是顺应了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有20多个省区在建设部与各省建设厅的主持下,做了不少城市群规划研究,中国城市群将近80万字的著作,根据中国各地大量的规划实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与经验,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6大城市…  相似文献   
999.
河南被誉为“戏曲之乡”,地方戏资源灿烂多彩。但除了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之外,其他剧种的生存状况堪忧。本文从旅游资源的新角度重新审视河南地方戏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指出河南地方戏的保护应做到:(1)市场化;(2)抢救与保护濒危剧种;(3)都市化与现代化;(4)校园化(5)社会化;(6)旅游化。  相似文献   
1000.
教师是实践新课程的执行和创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为此,我们在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着重抓实中学地理教师教研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了县教研室——学校教务处——学科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通过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提高了教师驾驭新课程、适应新形势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地理教学教研的骨干教师,并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促进了我县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为地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从地理教师的教学反思人手,结合同伴互助、地理学科教研和网络教研,使全县地理教师开阔眼界,投身教学研究,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