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去年,富阳市位于城郊结合部的某村有数十户家庭的年轻夫妇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凭离婚手续到公安部门办理了户籍变更登记,一个完好的小家庭转眼间变成了夫妻二人各为一户的两个家庭。在办好上述手续后,两个家庭分别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要求安排宅基地建房的申请,申请的理由是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的规定,应该为两个家庭分别安排一个宅基地。  相似文献   
42.
重游对旅游地包括城郊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京城郊旅游地中开发比较成熟的珍珠泉旅游风景区为例,对比了重游游客与首游游客的行为差异,对游客行为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意在探索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内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重游游客与首游游客的背景、交通方式、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和旅游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旅游活动和餐饮满意度,游客月收入水平和年龄等,对游客重游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城郊旅游地重游率的对策,为城郊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综合质量的提升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利用2011年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及自动气象站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深圳市区和郊区灰霾特征、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灰霾天气市区多于郊区,春季、夏季、秋季是短历时灰霾出现频次最高,而冬季是长历时灰霾出现频次最高,主要是由于冬季易产生灰霾的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时间长造成的。市区和郊区的年总灰霾时数日变化规律不同,市区呈“双峰型”,在早晚交通高峰期出现最大值;郊区呈“单峰型”,在午后出现最大值 ,主要原因是市区和郊区气溶胶可溶性离子日变化特征不同。午后,郊区年总灰霾时数竟然比市区多,原因有两方面:(1) 由于郊区沿海海盐粒子在午后强烈的氧化作用下,通过氯损耗产生了更多的气溶胶细粒子 ;(2) 郊区沿海午后湿度明显高于市区,细粒子的吸湿增长比市区更强,因此灰霾出现概率比市区大。   相似文献   
44.
福绵区自然与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毗邻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玉林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福绵区可以借此优势,发挥观光农业、自然景观等资源特色,发展城郊型生态旅游,模式上以观光农业、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为主,着重开发休闲、观光、度假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5.
利用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的PM10观测资料,分析桂林市城郊PM10浓度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这变化规律的原因及相关气象要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PM10浓度分布频次呈单峰性,小时及日平均浓度频率分布比较集中;日变化为双峰型,早晨8∶00~9∶00和傍晚19∶00~20∶00各有一峰值,午后15∶00~16∶00出现最低值;受排放源及气候因素影响,PM10浓度月、季节变化明显,月均值最高值出现在3月份,最低值出现在7月份,超标月份集中12月至次年3月,冬、春比夏、秋季节日均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且易出现高浓度值,各季节平均浓度大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通过对PM10浓度与同期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得之PM10浓度与风速、降水、温度、地温、混合层高度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风速的作用要大于降水。  相似文献   
46.
文登市国土资源局城里分局负责3个街道办事处74个自然村(社区)的土地、矿产资源和测绘的管理职能。2008年10月起,利用1个月的时间,对辖区内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具有代表性的11个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47.
上海降水百年变化趋势及其城郊的差异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周丽英  杨凯 《地理学报》2001,56(4):467-476
采用上海龙华中心气象站1893-1999年降水资料及上海周边郊县1960-1999年降水资料,分析上海降水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年度降水存在着2a、3.2a、35.2a的准周期振动;上海百年气候按干湿状况可分为6个时期,1982年开始的这次多雨偏湿期周期趋向延长;上海降水的年际波动显著,旱涝灾害年发生概率为18.7%,上海气候特征在长江和钱塘江之间平原地区有相关广泛的代表性。(2)上海城郊降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近40a市区降水增长率为郊县的1.5倍,城郊降水差异呈扩大趋势,上海城市雨岛效应主要存在于6-9月的梅雨和台风雨期间,有明显的雨岛中心,全市降水北片稍大于南片;多年降水有明显的长期趋势。而秋末到春季并无雨岛现象,全市降水南片略大于北片;多年降水表现为较强烈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48.
张国庆  张加昆 《青海气象》2003,(3):30-33,45
本文从西宁市边界层实际观测的资料出发,分析了西宁市城、郊冬半年温度廓线的变化特征及城、郊温度廓线的交叉现象,统计了冬半年城、郊逆温层的基本特征,为开展城市环境污染预报、分析污染物分布与环境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污染预报数值模型提供了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49.
以河北新乐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 Footprint)对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供需总量呈现出非均衡特点,生态赤字严重存在,目前的协调状态不容乐观;(2)供需结构呈明显不对称性,区外输入成为维持系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3)研究区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后对该类地区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和减小的可行性作了简要分析.并运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和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测算了区域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指出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是提高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0.
张久潮  曹淑萍 《地质通报》2007,26(11):1494-1498
介绍了天津城郊污染区土壤Cd元素的赋存形态,探讨了Cd的赋存形态对蔬菜的影响。研究区土壤中Cd的污染程度高,以蔬菜种植为主,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态这几种容易(或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被作物吸收的Cd含量占65.2%;而有机态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等难被作物吸收的Cd含量低,仅占23.3%。污染区大白菜、芹菜和油麦菜3种蔬菜中的Cd与土壤中Cd的全量、Cd的多种形态都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油菜、芹菜和油麦菜样品存在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