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8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6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5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1研究意义华南新元古代岩浆岩广泛分布于扬子块体周边,贵州从江地区中新元古代下江群火山岩是江南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级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  相似文献   
952.
近年来西昆仑基础地质及矿床地质发展迅速,尤以金属矿产的发现最为突出,比如塔什库尔干县赞坎一带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刘建平等,2009;冯昌荣等,2011),如赞坎、莫喀尔、叶里克等已达大型以上;新发现的喀拉果如木铜多金属矿(王核,2010)、喀依孜钼(铜)矿具有斑岩铜矿特征。本文通过对奥依塔格一带铜矿地质特征总结,希望对该带铜矿赋存的地质规律及勘探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53.
西藏波龙铜矿床的砂岩成分与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斑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中侏罗统曲色组第一岩性段(J2q1)、第二岩性段(J2q2)及第四系(Q4)。区内地层呈单斜构造,没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矿区主要岩浆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类型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矿区变质岩类型主要为变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变石  相似文献   
954.
岩浆氧逸度是制约Cu、Au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Cu、Au为亲硫元素,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如果S2-大量存在就会导致Cu、Au硫化物过饱和而过早沉淀,不利于残余岩浆中Cu、Au的富集和晚阶段含Cu、Au岩浆流体的形成,因而不利于Cu、Au矿床的形成。高氧逸度条件下,岩浆中的硫绝大多数以SO42-和SO2形式溶解在硅酸盐熔体中,能形成硫化物的S2-含量很低,硫化物  相似文献   
955.
云南个旧锡矿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资源地之一,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个旧锡矿矿床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讨,关于其成因、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大白岩铜锡矿床为典型的变基性岩型铜锡矿床,矿石矿物组成复杂,矿化元素繁多,局部矿段富金矿体。查明大白岩地区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分布特  相似文献   
956.
对扬子地台北缘檬子地区发育的辉长苏长岩、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基性和中酸性岩体均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晚期。其中基性侵入体辉长苏长岩形成于764±38Ma,角闪辉长岩形成于757±32Ma,均属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中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Ba、La、Ce、Sr等)、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和弱的P、Ti具负异常,形成于地幔原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源区,部分熔融的程度大于10%。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揭示辉长苏长岩εHf(t)值变化于+6.92~+13.99,tDM变化于736~1058Ma,当εHf(t)为最大正值时,对应的tDM与岩石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角闪辉长岩εHf(t)变化于+4.74~+14.97,tDM主体范围变化于707~1214Ma,当εHf(t)具有最大的正值时,tDM接近于岩石形成年龄。反映出辉长苏长岩和角闪辉长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地壳混染作用,最有可能是中元古代地壳的混染。对石英闪长岩年代学测试表明其形成于774±34Ma。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特点,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Y、Yb等)的特点。钾长花岗岩样品属高钾钙碱系列,岩石稀土元素丰度较低,∑REE=105.9×10-6~133.1×10-6,轻稀土富集,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3~0.09),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Ba、Nb、Sr、P、Ti具有明显负异常。石英闪长岩εHf(t)变化于-4.46~+13.10之间,大部分为正值,平均值为+4.80,t2DM变化于820~1726Ma,平均值为1256Ma,显示其主要为新元古代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有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参与;钾长花岗岩εHf(t)主体为负值,变化于-16.49~+8.33,平均值为-5.26,t2DM为943~2080Ma,平均值为1458Ma,显示其主体为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新元古代新生地壳参与较少。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檬子地区基性和中酸性侵入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是新元古代勉略洋盆向南俯冲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957.
高顺宝  郑有业  王进寿  张众  杨成 《岩石学报》2011,27(7):1973-1982
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班戈地区侵入岩可以分为4期:早白垩世早期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138Ma±),早白垩世中期花岗闪长岩(132~128Ma),早白垩世中晚期二云二长花岗岩(130~114Ma),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80Ma±),从北到南各期次侵入岩具有成岩年龄逐渐变新,形成环境由岛弧环境→同碰撞造山环境→后碰撞环境演变。这一成果为确定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极性及演化时限提供了新的资料。班戈地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中侏罗世之前已开始向南俯冲消减,这种俯冲消减活动一直持续至早白垩世中期最终闭合(130~125Ma),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开始发生碰撞作用,这种碰撞作用大约持续了20~30Myr,在晚白垩世早期进入后碰撞阶段(100~80Ma)。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洞沟铜矿成矿主要与变基性侵入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有关,矿体产于变基性火山层间破碎带中,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为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区和变基性岩破碎带。  相似文献   
959.
朱启金 《云南地质》2011,30(3):289-293
亚拉寨镍矿属岩浆熔离型与晚期岩浆结晶分异型复合的硫化物矿床。矿体赋存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底部,有用元素镍平均0.44ω%,伴生铜、钴等。对矿石组份及其赋存状态研究后,提出综合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60.
甘肃北山成矿带处于我国古亚洲成矿域的中段,工作程度较低,但从近年来取得的进展说明,该带矿产资源潜力、经济意义和前景不亚于古亚洲域的东部和西部,因此,应加强对该带的认识和采取更有利的找矿措施。该带在中、晚元古代及古生代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中生代强烈的成矿作用,特别是酸性和富碱岩浆活动及有关矿化十分活跃。本文从区域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