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2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复杂地基上进行堆山工程主要存在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剪切破坏等工程地质问题,特别是堆山地基岩土体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地基差异沉降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计算分析,给出地基处理的对策和人工堆积边坡的加固措施。为了减小沉降变形给工程带来的不良影响,拟采用分层碾压填筑、控制填土堆填速度、通过所堆岩土体荷载使地基土层固结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同时为了保证堆山工程安全,对不同加载速度条件下地基固结沉降进行计算分析,给出最佳堆载工期,按此最佳堆载工期进行堆填以满足工程的安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2.
叶观宝  张晴雯  张振 《岩土力学》2016,37(12):3356-336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与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相结合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既能利用预制混凝土芯桩提高地基承载力,又能利用砂石外壳缩短排水路径、传递真空负压,加快固结。根据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点,将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的固结效应分开考虑,然后再进行叠加,推导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平均固结度解析解,并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对平均固结度解析解进行了验证。通过对解析解的参数分析,探讨了置换率、涂抹区大小及渗透系数、混凝土芯砂石桩长径比和芯桩率对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着置换率和芯桩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涂抹区和砂石外壳直径之比、未扰动区和涂抹区渗透系数之比、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3.
针对传统上游法尾矿库堆坝方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改进的上游法堆坝方法,即高浓缩分级尾矿上游法堆坝方法。基于尾矿库堆坝模型试验,以高浓缩尾矿堆存技术为指导,分别进行传统上游法和改进上游法的高浓缩尾矿堆坝模型试验,演绎尾矿库堆坝过程,测试并得出了堆坝过程中滩面尾矿沉积情况、尾矿颗粒分布规律及浸润线变化规律,并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不同堆坝方式下坝体的最小安全系数。结果显示:高浓缩尾矿堆坝使沉积滩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分级不明显,减少了互层和细泥夹层的出现,改善了坝体内部结构;改进上游法堆坝可以形成有利于排渗防洪的良好沉积滩滩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上游法堆坝方法可以使尾矿坝的稳定性提高19%~33%,研究成果可为新建尾矿库工程提供试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一些软土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问题, 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本文借助室内试验, 对比江门软土加固前后的基本物理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借助扫描电镜( SEM) 对比研究加固前后土体微结构和工程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 加固后黏粒组含量明显减少, 砂砾组和粉粒组含量明显增加, pH值降低, 阳离子交换量大幅下降, Ca2 + 、CI- 和HCO - 3 含量减小, 其他离子含量变化不明显。加固过程增加了颗粒之间的连结力, 力学性质明显提高。加固前软土的微结构以絮凝状结构为主, 大孔隙较多; 加固后以团粒状结构为主, 粒内和粒间孔隙变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效果明显, 软土工程性质明显提高, 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5.
在扼要分析堆石料主要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在亚塑性理论框架内,采用扩展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对堆石料因含水率发生变化引起的湿化行为进行建模预测。扩展模型除能考虑含水率对颗粒硬度的影响外,还能反映土体密实度、应力状态和含水率等对堆石料非线性和非弹性变形的影响。将该模型应用于心墙坝初次蓄水时应力变形的亚塑性计算分析中。结果表明,扩展模型能较合理地反映心墙堆石坝的湿化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86.
叶燕斌 《福建地质》2022,41(1):82-86
氰化尾渣是黄金在冶炼过程中通过氰化浸出工艺所产生的的固体废渣,具有较大综合利用价值.根据氰化尾渣的特点,评述了从氰化尾渣中回收金的工艺方法及其主要优缺点.最后指出,各类氰化尾渣均可根据各自矿物组合及其细粒度特点,通过科学的环保与技术经济评价,选择合理的适合自身特点的金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87.
根据某冶炼尾渣的成分和矿物特性,研究了铀、铌、钽和锡的回收工艺。开发出酸浸提铀-重选抛尾-弱磁选回收铌、钽一强磁选除铁回收锡的联合工艺流程。铀浸出率大于80%;铌、钽品位大于31%,回收率大于80%;锡精矿品位大于62%,回收率大于65%,锡精矿经放射性去污后,其放射性水平基本符合有色冶金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8.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产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2%~20%(张海霞等,2011),截止2011年我国钢渣排放量约1.1亿t。钢渣尾渣的化学组成与水泥熟料相似,含有硅酸二钙(C2S)和硅酸三钙(C3S)等水硬性矿物,是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胶凝材料(舒型武,2007),但钢渣的生成  相似文献   
89.
利用铝型材厂碱蚀渣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步煅烧工艺制备铝方柱石材料。探索二次煅烧温度对铝型材厂碱蚀渣制备铝方柱石材料相组成、结晶度、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氧化铬对铝方柱石材料相组成、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同步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制备的铝方柱石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铝型材厂碱蚀渣中有大量可烧失成分,物料需要进行致密化处理,再经过1500℃煅烧后的铝方柱石材料结构中具有明显的铝方柱石条柱状结构,结晶度增大,铝方柱石相对含量达到91%。随着氧化铬加入量增加,结构中的铝铬酸钙相增加。当氧化铬加入量为2%时,试样中结晶相的结晶度最高,形成条柱状铝方柱石相与立方状铝铬酸钙相共存的结构。当氧化铬加入量4%时,试样中铝方柱石相几乎消失,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90.
缅甸密支那地区发现侏罗纪的SSZ型蛇绿岩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本文报道了在缅甸的密支那地区发现的一套侏罗纪SSZ型蛇绿岩和有关的岩石单元。蛇绿岩由地幔橄榄岩、安山玄武岩、淡色辉长岩和辉长岩类、橄榄辉石岩和含长辉石岩类、以及斜长花岗岩组成。锆石的U-Pb定年获得安山玄武岩的形成年龄为166±3Ma、淡色辉长岩177±1Ma、橄榄辉石岩171±2Ma,和斜长花岗岩176±1Ma。安山玄武岩以低K2O(平均0.21%)和中TiO2(0.8%~1.2%)为特征,熔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属于近平坦和LREE轻微富集型〔(La/Yb)N变化于1~1.3之间〕。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熔岩和其他基性岩的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和Ba含量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Ta、Zr、Ti明显亏损,为典型的SSZ构造背景成因的熔岩特征。87Sr/86Sr(i)比值为0.70367~0.70397,以及εNd(t)为正值(4~5.3),均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从空间展布看,密支那蛇绿岩与缅甸东带蛇绿岩应属同一条蛇绿岩带,与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相连。但不同的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侏罗纪时(约170Ma)为MOR型蛇绿岩,但密支那侏罗纪出现的是SSZ型蛇绿岩。两者时间如此相近,我们认为用洋内俯冲来解释较为合适。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人将缅甸东带蛇绿岩与西藏北带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相连,并且后者在侏罗纪时也已经出现SSZ型蛇绿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对密支那蛇绿岩构造背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