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2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火山渣为天然活性可渗透反应格栅(PRB)反应介质,进行净化总石油烃(TPH)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颗粒分级实验表明:粒径为0.25~2.00 mm的火山渣,对TPH及特征污染物苯、萘、菲、十八烷的去除效果均为80%以上。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理论上最大吸附量为1.7mg/g。联合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进行作用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渣的蜂窝状孔隙和突起有利于物理吸附作用,火山渣赋存硅盐促进了化学吸附作用,水体中烃类有机化合物和火山渣在微观尺度上的有效碰撞对火山渣中的[SiO4]4-四面体结构产生微扰,同时烃类有机官能团与[Si-O]、[Si-H]键间发生了分子间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92.
李亚军 《地下水》2011,33(5):143-144
电石渣是生产电石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物,堆放电石渣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污染周边环境。目前国内电石渣回收利用的途径不能根本解决电石渣的回收问题。为了进一步开展电石渣的综合利用,我通过对陕西某电石厂的电石渣进行试验,分析研究了电石渣作为筑坝基础材料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原状样属高的压缩性,渗透性稍偏大且不均,抗剪强度偏低,...  相似文献   
93.
对流上地幔Os同位素组成的准确估算是运用Re-Os同位素体系探讨地幔演化的基础。前人研究主要是以地幔橄榄岩为研究对象,由于地幔橄榄岩Os同位素存在明显的不均一性,因而直接影响估算值的准确性。对流上地幔中包含的不同亏损程度的难熔组分在部分熔融过程中难以熔融,对形成的熔体相的Os同位素组成贡献很少或者没有。因此,与对流上地幔具有相同的Os同位素组成初始值的早期分离结晶岩石(如堆晶岩),结合堆晶岩中锆石的准确定年,可以用来估算对流上地幔Os同位素组成。本文根据这一方法测试了那曲地区弧后盆地堆晶岩的Os同位素组成和锆石U-Pb年龄,推测那曲地区新特提斯洋对流上地幔Os同位素组成为碳质球粒陨石型的。根据这一模型,对比了罗布莎和东巧铬铁矿岩、含矿围岩以及不含矿围岩的Os同位素特征,揭示出矿石及围岩均具有古老大陆岩石圈地幔信息,而不含矿围岩(泽当岩体)的Os同位素组成为碳质球粒陨石型的,无古老大陆岩石圈地幔信息。  相似文献   
94.
真空堆载预压法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双重加固效果,真空预压产生的侧向收缩变形与堆载产生的侧向挤出变形相抵消,保证了上部路堤的稳定性,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提高了施工速度.依托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实体工程,设置四个现场监测试验段,对完整有效的观测断面的沉降进行了全程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堆载预压法加固的路基沉降量主要发生在初期和中期,沉降速率在监测初期较大、中期时达到最大值,后期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减小,最后阶段最大沉降速率为0.09 cm/d,小于堆载预压规定的允许值1cm/d的要求,表明真空堆载预压法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5.
铀矿山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矿的退役处理是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退役铀矿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矿山的11个废石堆进行表面氡析出率的实地测量,探讨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影响变化规律,提出平地堆放型较依山堆放型的析出率高且更不稳定,建立了废石的粒度大小、在堆表面所处的位置和废石中u,Ra的活度与表面氡析出率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表面氡析出率与气温、地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的相关规律,为铀矿山退役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将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经磁化焙烧-磁选,得到w(TFe)为57.5%的铁精矿和偏高岭石为主的尾矿。利用微量热仪、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掺加磨细后尾矿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含偏高岭石的尾矿能够明显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吸收氢氧化钙,在水化后期改善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使得水泥石更加均一密实。同时,磨细尾矿的掺入使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增加,凝结时间延长。当取代水泥用量达15%时,尾矿能够提高水泥胶砂的28天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97.
黄跃  王炳华  罗光明  胡清华 《云南地质》2013,(4):429-432,442
矿床属与中三叠统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喷流型(或火山沉积改造型)铁铅锌多金属矿,并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98.
超高排土场的粒径分级及其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显的粒径分级是超高排土场区别于土质边坡的最重要特征。针对西源岭413台阶排土场,结合开发的HHC-CA模型和现场散体粒径分布情况的调查,建立了考虑超高排土场粒径分级特征的边坡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FLAC3D软件分析了现状边坡和各种堆排模式下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西源岭413台阶排土场现状边坡上部位移矢量表现为下沉,其下沉方向与坡面保持同向,中部位移矢量表现为剪切,下部位移矢量略有反抬升的趋势。其边坡破坏模式为顶部平台拉裂,中部以圆弧形剪出;此排土场的现状边坡处于暂时性稳定阶段。而采用全覆盖式多台阶排土的边坡上部位移矢量表现为下沉,在排土场底部过渡到水平方向;破坏模式为顶部平台拉裂,下部以圆弧形剪出。仅考虑堆积散体的材料强度对排土场稳定性影响时,超高排土场的粒径分级有利于排土场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99.
堆载条件下单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杨庆  孔纲强  郑鹏一  栾茂田 《岩土力学》2008,29(10):2805-2810
通过对粉土中混凝土单桩竖向静载荷的模型试验,分析了在桩周土堆载条件下,端承桩、摩擦端承桩在桩周土含水率变化时,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土层的沉降、“中性点”位置和下拽力的变化。研究发现,摩擦端承桩“中性点”位置随桩周土含水率、堆载等级的变化而变化,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土层的下陷量较大,致桩体沉降量也大,故“中性点”的位置会有所上升;随着桩周土堆载的增大,桩周土对桩侧的下拽力也增大,桩体进一步下陷,使桩土相对位移反而减少,“中性点”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00.
考虑破碎的堆石料颗粒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君  刘福海  孔宪京 《岩土力学》2008,29(Z1):107-112
以双江口300 m级高土石坝为工程背景,根据有关资料的试验数据,利用二维颗粒流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堆石料在一定围压下的颗粒破碎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试样由2 574个簇颗粒单元组成。数值模拟与室内平面应变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用选定的细观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与平面应变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用颗粒流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能够较好的再现堆石料的颗粒破碎特性。与室内试验相比,数值仿真模拟还能得到颗粒破碎的细观演化规律和破碎带的分布范围,从而为进一步建立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坝本构模型,研究大坝填筑、水库蓄水过程以及地震情况下的颗粒破碎过程以及颗粒破碎所引起的坝体变形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