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618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981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泥土细观破裂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饱水环境中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宏观试验和细观破裂过程试验研究,建立了水泥土细观孔隙损伤变量和损伤本构模型,该水泥土的损伤变量不仅与水泥土的初始损伤有关,而且与水泥土微小孔隙中的孔隙水的密度有关,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与饱水情况下水泥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泥土细观孔隙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很好地描述了水泥土的损伤演化特性。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数值建模方法的弹塑性固结问题解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涛  王靖涛  晏克勤 《岩土力学》2007,28(3):582-586
研究了弹塑性固结问题的解耦方法。首先,在数值建模方法下得出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推导了两类问题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统一矩阵式,并将数值建模方法与Biot固结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此本构关系的固结问题控制方程的增量形式。考虑应力路径的影响,讨论了此类液-固耦合问题的解耦条件,导出了在该条件下的扩散方程和非耦合控制方程,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计算了两个典型算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能考虑剪胀性对固结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考虑土体结构性的弹塑性软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军军  卢廷浩 《岩土力学》2007,28(6):1091-1094
采用在原料土中掺入水泥的方法,人工制备试样模拟天然大孔隙结构性土。根据人工制备试样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等应力比压缩试验结果,确定出结构性土体初始屈服面和初始屈服后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另外,根据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结果建立了土体屈服后硬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能够反映土体结构性的弹塑性应变软化模型,并用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性土体的应力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994.
层状盐岩体三维Cosserat介质扩展本构模型的程序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雪英  杨春和  李银平 《岩土力学》2007,28(7):1415-1420
对层状盐岩体内的油(气)储存硐室进行稳定性计算时,如何选用恰当的本构模型来反映层状盐岩体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我国大多数盐矿为多层盐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基于宏观平均意义下的考虑细观弯曲效应的三维Cosserat介质扩展本构模型,结合FLAC3D软件的主要计算思路,使用VC++平台开发了该模型的FLAC3D接口程序,并编译成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经算例验证,该程序的计算结果可靠,不仅可以考虑不同力学特性的岩层先后破坏引起复合体单元的渐进损伤破坏,而且引入了夹层体积含量等统计参数后可大大节省单元网格数量,为大型层状岩体内的地下硐室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值模式产品,实现客观、定量、自动化预报。本文采用国内较为先进的小样本统计模型,以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为重点,设计专门的筛选因子的程序,建立最低气温预报方程,上机运行,得到烟台市区逐日的试报结果,效果较为理想,证明小样本统计模型在上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南海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分子地理标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合酶链扩增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对1992年5月和1994年12月采自中国南海大鹏湾,大亚湾,香港海域的赤潮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8个不同地理株的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Ss-rDNA)进行分析,并与北美,西欧等地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南海的塔玛业历山大藻缺少B基因,这与北美等地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包括有毒和无毒株)不同,而与西欧,澳洲等地的有毒和无毒株相似  相似文献   
997.
海浪方向谱估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分别利用数值模拟和实测资料对目前被认为分辨力较高的最大似然法(MLM)、扩展本征矢方法(EEV)、扩展最大滴方法(EMEP)以及贝叶斯方法(BDM)等四种海浪方向谱估计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不同频率、不同噪声水平和不同方向集中度三个角度检验其再现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MLM、EEV和BDM大致给出相同的方向分布,其中BDM的再现性最好,但实用性逊于MLM和EEV,EMEP由于稳定性差,不适用于实测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8.
刻赤半岛和塔曼半岛中新世沉积层剖面结构中的差别,还是被第一次研究这些地层的地质工作者发现的。В.П.Koпecниkoв提出了塔曼沉积层与刻赤沉积层相比具有较深水(但在陆架范围内)的特征。有利于陆架环境说的主要论据就是在刻赤半岛和塔曼半岛上都有萨尔马特和梅奥提斯,交界期的苔藓灰岩露头。文中提供了塔曼半岛萨尔马特和梅奥提斯期形成物的详细岩性—成因分析以及剖面的逐层描述和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的成因解释。业已证实,这一地区萨尔马特和梅奥提斯期沉积物的堆积,发生在陆坡和坡脚的环境中,而苔藓灰岩…  相似文献   
999.
A cloud-resolving model simulation of a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 producing torrential rainfall is performed with the finest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444 m. It is shown that the model reproduces the observed MCS, including its rainfall distribution and amounts, as well as the timing and location of leading rainbands and trailing stratiform clouds. Results show that discrete convective hot towers, shown in Vis5D at a scale of 2-5 kin, are triggered by evaporatively driven cold outflows converging with the high-θe air ahead. Then, they move rearward, with respect to the leading rainbands, to form stratiform clouds. These convective towers generate vortical tubes of opposite signs, with more intense cyclonic vorticity occurring in the leading convergence zone. The results appear to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ummertime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vortical hot towers, as well midlevel 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ices.  相似文献   
1000.
一个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体三屈服面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孔亮  郑颖人  王燕昌 《岩土力学》2000,21(2):108-112
按照广义塑性力学原理 ,以前人试验结果为依据 ,首次提出应力洛德角方向上剪切屈服面 V θ p的数学表达式 ,并建立土体的三屈服面模型。 结合数值算例 ,设计多种计算方案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表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并探讨各种因素对土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