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09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日前,方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农村调查全面完成,其中一项统计结果令人吃惊:该县耕地总面积较第一次土地调查统计结果整整多出27万亩127万亩耕地是一个什么概念?按该县目前人均1.4亩的耕地占有量计算,等于增加了19.3万人的口粮田;按夏秋两季亩均产粮1500公斤计算,意味着每年粮食增产40多万吨,其经济、社会效益何等显著,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2.
2010年2月24日沈阳地区冻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的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1°×1°分析资料、NOAA的2.5°×2.5°全球格点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等,对2010年2月24日沈阳地区大范围冻雨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雨发生前期,沈阳地区的明显增温是导致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925—750 hPa存在的t≥0℃温厚暖层是冻雨形成的必要条件;西南气流的建立有利于大量暖湿空气向东北地区输送,并决定了低温冰冻灾害发生的区域。中层温厚暖层的建立与破坏时间对冻雨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3.
50年来新疆粮食增产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新疆建国以来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的贡献率。总结出新疆粮食增产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1949~1967年为面积推动阶段;1968~1974年为面积稳定与水利联合推动阶段;1975~1995年为单产提高与化肥联合推动阶段;1996~2001年为农机与水利联合推动阶段。由此总结出各要素的相互协调配合是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发展后续加工业。加快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4.
中国冬半年最低气温概率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55-2005年中国160个站冬半年 (当年11月至翌年4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分析了近50 a中国冬半年最低气温的突变事实,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气候变暖前后最低气温的概率分布,比较了变暖前后时段全国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1)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冬半年最低气温发生了显著突变,进入异常增暖时期,其增温程度比平均气温明显;2) 增暖后中国最低气温的概率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低气温偏冷的概率显著减小,偏暖的概率明显增大;3)气候变暖后除西南地区最低气温上升幅度不显著外,其余地区均呈现显著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16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本课题组迅速开展工作,对收集的FY-2C红外-波段(10.3~11.3μm)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以期查明震前是否存在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根据对2008年2月21日至5月12日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发现早在2008年3月18日,即汶川大地震前55天,就开始出现了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作者电子信箱:魏乐军,weilj@publica.bj.cninfo.net  相似文献   
166.
The trends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SST fro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 are analyzed during2003–2017 using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The linear trend of the basin averaged SST is 0.31°C per decade,with the strongest warming identified in southeastern Vietnam. Although the rate of warming is comparable in summer and winter for the entire basin, the corresponding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linear trend ar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m. The SST trend to the west of the Luzon Strait is characterized by rapid warming in summer, exceeding approximately 0.6°C per decade, but the trend is insignificant in winter. The strongest warming trend occurs in the southeast of Vietnam in winter, with much less pronounced warming in summer. A positive trend of SST fronts is identified for the coast of China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wind st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SST fronts is also found in the east of Vietnam. Large-scale circulation, such as El Ni?o, can influence the trends of the SST and SST front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SST anomaly and Ni?o3.4 index, and the ENSO signal leads by eight months. The basin averaged SST linear trends increase after the El Ni?o event(2009–2010), which is, at least, due to the rapid warming rate causing by the enhanced northeasterly wind. Peaks of positive anomalous SST and negatively anomalous SST fronts are found to co-occur with the strong El Ni?o events.  相似文献   
167.
在分析白马泉地区的构造、地下水水温、地温及地下水中游离CO2等增温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白马泉的成因模式,为研究区内低温热水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8.
大别山太湖—马庙断裂带两侧变质地体的增温变质作用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王清晨 Mass.  HJ 《岩石学报》1999,15(3):338-349
大别山榴辉岩地体以太湖马庙断裂带为南界。该断裂带近东西走向, 向南倾斜。通过对石榴石中 Mg 含量由核部向边缘增高的生长环带构造的分析和详细的 P T 轨迹的计算表明, 断裂带北侧的榴辉岩和南侧的角闪岩及角闪片麻岩均经历了降压增温变质过程。热榴辉岩由地幔深处的折返和地温梯度的升高为可能的热源。  相似文献   
169.
利用天体引潮力对地震诱发作用计算模型和NCEP遥感数据提取异常增温信息,分析2006.7.4发生在我国河北文安Ms5.1级的地震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达到峰值时段,天体引潮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增温异常图像呈现出震前异常增温经历:起始→加强→高峰→衰减→平静的演变过程,该过程反映地震构造由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积聚→地震爆发→平静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70.
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大气作物土壤系统出发,建立了贵州省主要粮食和物综合生产潜力模式,提出了作物增产潜力指数的概念,分析了在现实条件下和未来条件下作物综合增产潜力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