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3篇
  免费   2626篇
  国内免费   2894篇
测绘学   883篇
大气科学   2106篇
地球物理   2171篇
地质学   7356篇
海洋学   1360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743篇
自然地理   487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60年   4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992.
朱立平 《地理研究》1992,11(4):57-67
采用粒度分析、岩石岩性分析、砾石统计等方法,本文认为新疆叶城地区第四纪粗砂砾层为冲积-洪积类型。沉积物的组分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呈带状变化规律。沉积物分布受昆仑山强烈隆起的控制,反映了昆仑山隆起的时代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993.
新疆乌什—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的小壳化石丰富,已描述了近50属90种,包括1个新属,15个新种。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单板类、腹足类、骨针类及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还有节肢动物门的高肌虫类。按小壳化石在地层纵向出现的次序及其代表性,可将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群的比石划分为3个带,即1.Anabarites trisulcatus带;2.Cambroclavus-Aurisella带;3.Adyshevitheca-Xinjiangella带。其中1带可与梅树村阶I.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对比;2—3带大致可与梅树村阶Ⅱ.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带—Ⅲ.Sinosachites-Lapworthella带对比。因Aanbarites trisulcatus的发现,证实玉尔吐斯组的下界可与梅树阶的底界对比;玉尔吐斯组顶部发现的高肌虫有别于筇竹寺阶的高肌虫。前者与大量梅树村期小壳动物共生,可以认为梅树村期已经出现高肌虫的先遣分子。  相似文献   
994.
<正> 早在50年代,王鸿祯等认为在川中有古陆核存在。80年代以来张用夏、杨森楠等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及航磁资料的分析,认为在康滇、川中、江汉及苏北至南黄海存在早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其时代为晚太古至早元古代。最终形成于吕梁运动。笔者认为类似于上述的结晶基底,在华南较大范围内都有存在,并与中晚元古代以来各种含矿地层的形成及有关花岗岩体的产出,都存在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995.
<正> 一、兰坪地洼的发展兰坪地洼是滇西地洼区的三级构造单元。其大地构造发展过程如下: 1、地洼初动期早阶段(T_2-T_3)首先沿东、西两侧的乔后断裂和澜沧江断裂发生断陷,形成边缘断陷带。随后(T_3),断陷内迁,并通过一系列正断层的活动,实现盆地扩张,逐步形成盆地雏形。在盆地边缘发育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中南部发育海陆交互相的红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2、地洼初动期晚阶段(J-K) 盆地整  相似文献   
996.
997.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元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本文研究了甘蒙北山及东疆天山早古生代地壳类型,划分为元古代的古陆壳、早古生代洋壳、拉张型过渡壳、汇聚型过渡壳。早古生代沿着库米什—卡瓦布拉克—星星峡—小黄山一线自震旦世晚期由东向西逐渐开裂,于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全面打开,形成库米什—小黄山洋盆。其北侧由塔里木古板块北缘分离出中天山微大陆。且末断裂带斜贯全区,起了控制东西两侧构造发展的转换断层作用。甘蒙北山较东疆天山的地壳类型更为复杂,先后发育有奥陶纪拉张型过渡壳—裂谷带和志留纪汇聚型过渡壳—沟弧盆体系。晚古生代全区构造演化进入开合交替时期,其开时形成拉张过渡壳,早古生代洋区在库鲁克塔格北缘哈孜布拉克塔格地区延续到泥盆—石炭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