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5篇
  免费   3151篇
  国内免费   5165篇
测绘学   481篇
大气科学   683篇
地球物理   2696篇
地质学   10890篇
海洋学   1480篇
天文学   143篇
综合类   664篇
自然地理   884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771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861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846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852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697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内蒙西部银根-额济纳中生代盆地群叠置类型与勘探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西部银根-额济纳盆地群是在前古生代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叠置型”盆地群。构造演化经历了三叠纪的热拱隆张阶段、早中侏罗世的初始裂谷盆地阶段、早白垩世的裂谷盆地发育阶段、晚白垩世的引张坳陷阶段、第三纪到第四纪的陆内聚敛挤压阶段。主要形成了下白垩统半深湖相烃源岩,其次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根据构造层之间的叠置关系,可划分为完全叠置型、基本叠置型、迁移叠置型3种盆地(凹陷)类型。不同叠置类型盆地(凹陷)的烃源岩发育特征、各类圈闭发育特征不同,油气成藏条件差别较大,勘探方向和勘探领域不同。根据裂谷小湖盆的沉积发育特征,应围绕沉积“洼槽”中心的烃源岩开展近源勘探,分别指出了不同叠置型盆地(凹陷)的勘探领域:叠置型盆地(凹陷)主要以控盆断裂带的滚动背斜、缓坡带的岩性、地层不整合圈闭为主要勘探领域;基本叠置型盆地(凹陷)主要以中央断裂隆起构造带的断鼻、断块圈闭为主要勘探领域;迁移叠置型盆地(凹陷)主要以不整合圈闭和缓坡带的岩性圈闭为主要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992.
郭米寺-尕大坂多金属矿田是位于北祁连走廊南山南坡重要的成矿地段,目前发现多个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它们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和成矿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地质工作,在找矿信息上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具有典型意义.笔者试图建立描述式为主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初步给出优选的物化探工作方法,即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逐步由面到点、由浅入深,不同工作阶段采用不同种类、不同精度的物(高精度磁测、激电测量、电测深等)、化探(以地气测量为主)和地质工作手段.  相似文献   
993.
在内蒙古东部好老鹿场地区1∶5万区调工作中,发现了一套新的岩石组合,分别由铁镁质堆积岩、基性岩墙群、蚀变基性火山岩等组成。该套岩石组合经较强的构造破坏,呈大小不等的岩块产于本巴图组砂板岩之中。总体延伸方向呈近东西向展布,明显受区域性构造控制。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表明,辉石橄榄岩、辉长岩具有低A l、贫Ca和富Na的特点,MgO/(MgO FeO)比值为0.25,MgO含量偏低。稀土元素总量偏低,为76.03×10-6~114.81×10-6,轻重稀土富集不明显,分馏作用较弱。∑L/∑H为0.73~0.8,配分曲线呈平坦的“W”型,δEu=1.03~1.23,略显正异常。基性火山岩具明显的富Fe、Mg、Na,贫A l、Ti、K的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同时在辉长岩中获得单颗粒锆石U Pb年龄为362.4 M a,时代为早泥盆世晚期。其形成环境为洋中脊,属于泥盆纪古亚洲洋消减部分的残留体。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应力条件下地质体的变形规律及物质组分对变形的响应,在600℃和600MPa等应变速率条件下对中粒花岗岩进行了变形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花岗岩在实验温压范围内表现出脆-韧性转化的特征,并显现一种共轭扇式的宏观变形结构。对遭受韧性剪切变形的长石、黑云母进行的常量元素变异分析表明,动力变形可造成矿物组分的变异,且这种变异有一定的次序S;i是动力变形中最稳定的组分,SiO2的增加可能是由其他组分的减少造成的,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995.
基质-植被系统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的主要功能构件,其水分循环过程影响工程效应的实现.以高羊茅为建植植物,用TDR水分测定仪对不同表面处理、不同坡度的模拟边坡进行了1年的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岩石边坡基质-植被-大气系统的水分循环过程.结果显示:坡度是影响岩石边坡基质-植被-大气系统水分循环的主要制约因素,坡度增加不仅降低坡面的实际受雨量,同时影响基质的水分输入,系统的蒸散量随坡度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较小;试验地气象条件下,生长季的自然降水可满足45°及0°坡面植被所需,75°坡面则出现水分亏缺;由于基质良好的水分物理特性,坡面产流为蓄满产流,受降雨特征及基质初期含水量的影响较小,在同一时空条件下,不同坡面处理的基质含水量表现出微小差异,为喷射混凝土面>灰岩>砂岩.研究从水分循环角度提出了植被护坡技术应用的工程调整措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6.
就目前锚索抗滑桩的研究现状来看,基本上都是将锚索和抗滑桩分开计算,忽略了锚索与抗滑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对锚索-抗滑桩-岩土体相互作用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中,除了应考虑锚索的强度外。还应该考虑锚索的伸长量,使其与桩的变形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锚索抗滑桩计算理论。本文用该方法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并与其他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97.
全球水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桂华  何海 《水科学进展》2006,17(3):419-424
以国际组织围绕全球变化问题执行的一系列与水循环相关的研究计划为背景,总结了近40年来陆地-大气间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循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水敏现象在石油、岩土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广泛存在。有效地控制水敏现象的发生,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水敏性在石油、岩土和环境工程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敏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GPS运动速度场,研究了其中的7个亚板块和14个构造块体的变形状态,并做了动力学解释。研究中,构造了一种运动-变形模型来提取观测数据中的变形信息。结果表明:南北构造带东西两侧应变状态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西部各亚板块或块体的主应变量值从约4.5×10-8.a-1到约1.3×10-8.a-1,东部则从约3.0×10-.8a-1到约0.4×10-.8a-1,表明东西两部应变量值有较大的落差,并且主压应变方向从西部的北北东向逐步转到东部北东东向。南北构造带表现为其不同段落的各块体的变形趋势和量级都有显著不同。川滇块体是东部与西部的结合部位,变形量较大,主压应变为3.4×10-8.a-1,反映了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在川滇块体造成了较大变形。中国北部地区向东西两个方向运动,塔里木块体、准噶尔块体、天山块体向西,柴达木-祁连山块体、阿拉善块体向东。这种推挤力和太平洋板块阻碍、遏制作用,造成了华北块体、鄂尔多斯块体以拉张为主的应变和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M ICAPS系统资料和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5-09-20宝鸡强对流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东西两路冷空气形成的锢囚锋共同影响有关。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了丰沛的水汽和位势不稳定能量;横槽转竖和高原槽的合并加深,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锋区加强。物理量场表现出水汽强辐合;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及强烈的上升运动;等sθe线密集区蕴藏着可供中尺度对流发展所必需的不稳定能量。冷、暖空气共同作用激发出中-α尺度对流云团;雷达图上对应有强度≥35 dB z的中尺度对流回波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