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53篇
  免费   7094篇
  国内免费   8670篇
测绘学   4882篇
大气科学   3385篇
地球物理   4697篇
地质学   26127篇
海洋学   3779篇
天文学   553篇
综合类   2321篇
自然地理   2673篇
  2024年   346篇
  2023年   1254篇
  2022年   1564篇
  2021年   1717篇
  2020年   1460篇
  2019年   1907篇
  2018年   1503篇
  2017年   1340篇
  2016年   1389篇
  2015年   1546篇
  2014年   2230篇
  2013年   1746篇
  2012年   2045篇
  2011年   1994篇
  2010年   1690篇
  2009年   1654篇
  2008年   1652篇
  2007年   1488篇
  2006年   1544篇
  2005年   1449篇
  2004年   1376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1194篇
  2001年   1263篇
  2000年   1087篇
  1999年   1099篇
  1998年   1174篇
  1997年   1205篇
  1996年   1132篇
  1995年   1047篇
  1994年   951篇
  1993年   845篇
  1992年   895篇
  1991年   702篇
  1990年   558篇
  1989年   486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8篇
  1954年   15篇
  193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藏北高原西北部结则茶卡湖泊及其沿岸地质地貌调查,发现其为一个富含硼、锂、钾、锶的封闭型盐湖,沿岸海拔4 850 m拔湖325 m有一条明显的高位湖岸线,该湖岸线到湖面之间有六级湖积阶地发育,六级以上阶地保存零星。沿湖岸不同高度上的湖积物U系年龄分别为(14.2±1.2)ka BP(T2)、(38.0±3.5)ka BP(T4)和(41.6±3.2)ka BP(T5)。湖面下降的幅度是藏北高原迄今所知最大。根据湖面平均下降速度推算高位湖岸线和高位湖积层的形成年龄在(120~90)ka BP,与东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甜水海基本一致,说明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初期有一个明显的泛湖期。大约100 ka BP结则茶卡湖面开始下降,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是在封闭体系干旱环境下进行的,盐湖形成于14 ka BP左右,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可能为自西向东逐渐变为干寒。  相似文献   
62.
中子星磁场的起源与演化问题一直没有满意解决。本文就近年的磁场观测统计分析和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总结出中子星磁场演化的观测结论。  相似文献   
63.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64.
65.
66.
本文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提出建立区域环境地球化学空间信息系统的方法、功能及组成,并以红枫湖区域环境地球化学空间信息系统为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