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地震波在穿越地下散射体群时会产生多级散射波,分析其地震响应特征,可推断散射体的分布情况和性质。本文从二维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结合地震散射理论和波恩近似理论,推导了多级散射波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阶有限差分法对双点散射体模型和复杂散射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多级散射波的传播规律和波场特征,并通过抽取多级散射记录和各级散射记录的单道记录与参考单道记录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推导散射波方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贺琮栖  魏玉峰  王洋  梁彭  金磊磊 《岩土力学》2022,43(10):2809-2818
针对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倾倒变形折断面空间展布缺乏定量判断的问题,以地质原型和变形机制分析为基础,考虑岩层自重、上覆岩层盖重、侧向压力、岩层间的摩擦力等作用,提出了岩板倾倒折断的独立悬臂梁模型和独立简支梁模型。采用板梁的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推导出了倾倒变形各阶段岩层的临界折断深度公式。利用地质原型对推导的公式进行了验证,并通过离心试验获取了倾倒变形各阶段的坡形参数,对边坡各阶段折断深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理论模型可计算倾倒变形层间剪切错动、弱倾倒破坏、强倾倒破坏等各阶段岩层的折断长度;岩层折断长度与岩层分布高程、拉应力、岩梁自身重度呈负相关,与岩层内摩擦角、岩层厚度、抗拉强度呈正相关;根据倾倒变形各阶段力学参数,计算倾倒体各级折断面分布位置,结果与地质原型和离心试验结果吻合。该研究成果对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3.
熊大闰  邓李才 《天文学报》2006,47(3):256-267
利用一种非定常的恒星非局部对流理论,对球状星团中低光度的红巨星进行了线性非绝热脉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所有温度高于约5400 K模型的基音到4阶泛音都是脉动稳定的.随着恒星光度的增大,低阶泛音也变得脉动不稳定.对中低光度的红巨星,脉动稳定性非常低,接近中性稳定.因此他们将是不变星或非常小振幅的短周期变星(P<2天).  相似文献   
74.
基于网格计算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多级格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适应网格计算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多级格网(SIMG,Spatial Information Multi-Grid)技术,通过将网格计算技术与地学格网相结合,提出SIMG的构想并探讨其关键技术的实现;通过研究格网内细部地物表示的精度,力求建立SIMG的划分标准,从而建立我国空间信息多级格网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5.
76.
杨永崇  席晶 《测绘科学》2012,(4):102-103,116
多比例尺空间数据的表达与处理是GIS的一个固有问题,本文用土地信息多级网格代替多级土地数据库中的多比例尺数据库及其多比例尺表达,以解决多级土地数据库建库过程中制图综合带来的地类数据变化问题,同时也为土地数据的共享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风廓线雷达在暴雨天气过程预报中的作用,对2008年6月1日至6月2日云南大理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前三维风的脉动变化较大,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存在风速切变,最大探测高度明显升高;降水期间可以对降水性质进行判断;降水期间功率谱密度出现双峰谱,能测出垂直气流速度及下降粒子速度,通过这样的分析,便于开展更深层次的降水物理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78.
为了防止用电设备遭过电压危害,需要在电源回路设置多级电涌保护,电涌保护一般采用氧化锌压敏电阻,在分析了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伏安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级电涌保护的理论基础,指出多级电涌保护的工作原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9.
张家口地震台和兴隆地震台地脉动信号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和兴隆2个台站的数字化地震仪连续1年,每日02~03时的地脉动记录,计算功率谱和自相关函数。结果发现兴隆台脉动谱中有4个比较突出的峰值,分别为0.3Hz、3Hz、8Hz、15Hz,张家口台只有3个峰值0.3Hz、3Hz、15Hz。兴隆台UD向的自相关函数呈现出一种比较典型的“红噪声”形态,EW向则呈现出负相关特征,认为可能是只作用于水平向的倾斜脉动的影响。小幅度的仪器干扰信号无论从脉冲标定还是地震波形中都很难发现的,而对脉动进行谱分析则很容易分辨。兴隆台和张家口台地脉动卓越周期时间曲线,基本集中在0.3秒,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0.
城乡生活服务需求存在多级分异,当前面向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失衡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等值化理论和“以人为本”思想,提出“配置不等价—等值”的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路径,以重庆西部片区为案例区,采用核密度估计与Densi-Graph阈值确定法识别城市核心、城乡结合部、场镇和乡村,以4类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需求差异构建城乡生活服务多级差异评价体系,定量描述城乡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差异及生活服务短板。研究表明:重庆西部片区城乡居民对生活服务需求偏好存在多级差异,由城市核心至乡村,居民的多元需求逐步收敛;乡村居民对公共基础服务需求更为迫切,乡村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放,能够高效推动城乡等值。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程度较低,生活服务水平存在城乡多级梯度差距,表现为城市核心>场镇>城乡结合部>乡村,城乡两极差距为28倍;城市核心与场镇的梯度差距最大,是城乡差距的主要组成。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施行城乡差异化配置,是实现城乡等值的重要手段。本文定量描述了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短板,并提出城乡等值化路径与建议,对城乡多级供需关系研究与城乡等值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