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762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地下矿体开采,需要打一定深度的竖井或斜井,井筒直径一般5m左右,若遇井内地层漏水,要安装吊泵或卧泵,会妨碍施工;水太大时,井筒有可能打不下去。故在井筒施工前,除了从地质角度需要考虑打检查孔外,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2.
本文根据普查阶段的简易测温资料,初步介绍了巨野煤田地温梯度的分布概貌,认为本区地温梯度的分布特征不仅与地层的岩性组合、水文地质特征、构造形态及断裂发育情况有关,而且还与巨厚松散层的覆盖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3.
霍林河矿区17号煤层夹矸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贾希荣 《中国煤田地质》1991,3(1):27-29,T002
本文用透射电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霍林河矿区17号煤层夹矸做了系统的观察,在 0.l~10μm的数量级上分析研究了夹矸的矿物形成、结构及演化,总结了一组能说明夹矸成因、指导夹矸用途的电子显微学特征。以此为依据,推测该夹矸的物质来源主要为火山灰,可定名为“tonstcin”。  相似文献   
144.
中国煤田地质局第六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结果已经揭晓。这次报告评选范围是1988年7月至1990年12月提交并经批准的各类地质报告以及个别因印刷耽误未能赶上第五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的地质报告;同时要求参选报告必须是公司级的优质报告。有25个地质公司(局、队)共推荐出各类地质报告44件,其中矿产地质报告27件,水文地质报告12件,物探报告5件。在矿产地质报告中有精查(含普终、详终)报告17件,详查报告4件,普查报告6件;在水文地质报告中有初勘报告5件,详勘报告5件,找水报告2件;在物探报告中有地震报告1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灰色预测理论在煤矿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8.
多源信息方法在殷庄矿开采水文地质预测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殷庄矿地质,水文地质,开采条件与矿井涌水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煤矿开采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分区的方法-多源信息方法。该方法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技术实现了矿井涌水因素间的有机处理。经过将模型与实际情况反复拟合,最终得出了分区域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9.
介绍了平顶山矿区地质特征、钻孔护壁概况和5种不同体系泥浆的组成特点、配方及性能参数;对泥浆的密度与固相含量、粘度与流变特性、滤水特性及防涌防漏的主要技术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了各类泥浆的钻进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0.
不同沉积环境成因煤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微区测试对不同沉积环境成因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有机硫含量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煤中某一类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煤中不同亚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含量也不同。综合分析发现煤显微组分有机硫含量主要受聚煤环境、组分凝胶化程度、氧化程度的影响,而聚煤环境为主导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