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6篇
  免费   1050篇
  国内免费   1133篇
测绘学   1143篇
大气科学   500篇
地球物理   558篇
地质学   3138篇
海洋学   599篇
天文学   103篇
综合类   665篇
自然地理   62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2年   4篇
  1939年   2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仅适用于墩高40m以下规则桥梁的现状,以一常见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IDA方法分析了桥梁结构在15条地震动下的动态响应,得到桥墩各截面在所有地震动作用下的曲率包络图。以高墩最不利截面的材料损伤应变所对应的截面曲率为损伤指标,结合能力需求比对数回归分析,计算了高墩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破坏概率,建立了墩柱易损性曲线,同时还建立了梁端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基于联合失效概率分析方法,形成了桥梁系统易损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薄壁空心墩连续刚构桥在强地震作用下高墩发生破坏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墩顶和墩底区域;墩柱发生完全破坏的概率极小,但桥台处梁端活动支座的地震损伤概率较高;桥梁系统损伤概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高墩大跨桥梁的真实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收集整理了距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震中700km范围内的全部13个地下流体观测井孔的温度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8年5月以来各井温度当月超过3倍均方差的数据个数(以下简称月超差个数).结果发现,在玉树地震前6个月,13个观测井中有10个井观测数据出现月超差个数升高现象,有4个观测井月超差个数出现了同震升高和震后升高现象.2008、2009年大柴旦发生的2次6级以上地震前,也有类似现象.此异常现象可能反映了玉树地震前场兆和源兆的共同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993.
山西天脊集团高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平公司)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合成氨360kt、甲醇40kt和大颗粒尿素600kt,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无半脱合成氨工艺设计。近年来,高平公司原料压缩机段间冷却器、四段出口管线和变换气气换热器堵塞严重,形成较高的管道阻力,造成原料压缩机系统气阀更换频繁,不仅增加了动力消耗,而且增加了维修费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94.
刘薇  张晓清  胡玉 《高原地震》2012,(4):20-24,35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9年8月28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的Ms6.3级地震及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主要沿宗务隆山南缘断裂带分布;余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为北东东。该序列与宗务隆山南缘断裂带走向一致,与震源区的区域构造基本一致,余震主要分布于主震的南侧。此次地震主震发生在宗务隆山南缘断裂带北侧,Ms6.3级地震主破裂面走向、倾向、倾角与该断裂带产状基本一致,主震破裂面南侧余震活动强于北侧。  相似文献   
995.
在对规范和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超)高层建筑、巨型储油罐、大跨桥梁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基本自振周期的估算方法.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可采用本文提供的重大建设工程基本自振周期估算的公式.同时,本文为长周期地震动对工程结构作用的相关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高精度大密度GPS监测——现今速度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持久、强烈、广为发育,是我国高山巍峨、大河东流的缘由,也是地震频繁、震害沉重的起因.获取复杂的地壳变形信息是研究陆地变迁、环境演化必要条件,而监测现今地壳运动状态更是地震研究、减轻灾害的重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用GPS监测地壳形  相似文献   
997.
以大海马幼体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突变组(温度从23℃突变至15℃、28℃和33℃)的方法,对其生长、生化组分以及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束后,28℃温度组的大海马幼体生长指标、蛋白含量、能值显著高于23℃对照组(P<0.05),而15℃、33℃温度组的各项指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温度突变组的大海马幼体的酶活力均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d后出现峰值,4—6d各个温度组趋于稳定,到实验第15天时,28℃温度组的SOD、ACP活力和MDA的含量已处于23℃对照组水平(P>0.05),CAT、AKP活力显著高于23℃对照组(P<0.05)。而15℃、33℃温度组的SOD、CAT活力降至低于23℃对照组水平(P<0.05),15℃温度组的ACP、AKP活力则低于23℃对照组水平(P<0.05),MDA的含量在15℃、33℃温度组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8.
大泷六线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2009 ~2010年关于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论述了大泷六线鱼苗种繁育的关键技术.通过对亲鱼强化培育和促熟,创新发明人工平面授精技术和网箱吊式孵化技术,加强饵料的合理搭配与投喂、水质调控技术等措施,突破了大泷六线鱼人工繁殖的技术难点,明显提高了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解决了人工繁殖大泷六线鱼苗种生产问题.在水温16~ 17℃,盐度31,光照500 ~ 1000 1x的培育条件下,大泷六线鱼鱼苗经过90 ~ 100 d的培育,全长生长至5 ~6cm.2009和2010年分别培育出全长5 cm以上大泷六线鱼鱼苗4.1万尾、11.4万尾,苗种成活率分别达到41.7%、43.2%,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泷六线鱼人工规模化繁育.  相似文献   
999.
深水半潜式平台系泊锚链的倾角变化是评价平台系泊状态与锚链受力的重要指标,是半潜式平台重要的监测内容。目前,深水锚链的测量主要是采用自容式的传感器,针对其水下长时间测量的应用特点,要求它的设计必须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大存储量、体积小、防水耐压等指标。根据我国南海流花平台的锚链监测需要,设计与制作了专用的水下自容式倾角传感器,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准确把握,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