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8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879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509篇
地球物理   342篇
地质学   2678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广东侨乡外向型经济优势及其地缘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广东侨乡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广东籍华侨、侨人的地理分布及其地缘背景联系起来研究。它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方面研究了影响地缘战略决策的基本要素,并结合东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了面向21世纪再创侨乡优势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2.
内蒙古林西地区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沉积演化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政军  王瑜 《中国区域地质》1997,16(4):403-409,427
在林西地区新发现的叶肢介和介形虫等化石,证实了大兴安岭南部存在早三叠世地层,这套地层为具有红层性性质的河一湖环境产物,与下伏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有较大的差异,林西组中-下部以海相沉积为主,并发育浊流沉积,反映直到第二叠世中期大兴安岭南部仍有残余海盆存在,应是造成晚二叠世南北植物化仍保持区系特征的主因。林西地区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揭示,大兴安岭南部的晚古生代板构造活动一直到印支构造旋  相似文献   
83.
王行信  王少依 《沉积学报》1997,15(A12):46-50
本文从构造地质角度研究盆地泥岩粘土矿物的分布和演化,认为构造背景和构造运动是控制盆地泥岩粘土矿物的根本因素,较合理地解释了中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矿物组成特征的差别及西部第三系泥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粘土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84.
张天义  朱嘉伟 《河南地质》1997,15(3):179-185
秦岭山脉是古板块的会聚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及夹持于其间的古秦岭一大别微板块的拼合碰撞有关。晋宁构造旋回,古秦岭一大别微板块西移与扬子 块实现对接。中里东构造旋回,松潘-甘孜微板块东进与扬子板块拼合。海西构造旋回,泛扬子板块北上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印支燕山构造旋回,四者联合运动构成秦岭造山带 。  相似文献   
85.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000)是最新出版的一份中国大地构造图。该图以旋回化论和天地合一的地球动力观为指导,详细表示了中国大陆壳形成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展布、各时代的缝合带和主要断裂带、重要岩石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环境。分出古亚洲、特提斯、环太平洋三大造山域(区)、8个造山系和6个前震旦纪克拉通(地台和准地台); 了30余条板块缝合带、20余条转换断层和走滑断层、10余条新生代裂谷带和其他重要  相似文献   
86.
金属成矿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要讨论近10年来国内外在金属矿床地质研究中的若干进展,内容包括:成矿地质环境和深部背景;矿床、成矿带和全球的成矿作用演化;成矿系统和成矿动力学;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以及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等。在这5个重点研究领域中,分别介绍了对它们的研究和已取得的一些进展,又展望了其在今后的研究前景。认为上述5个方面的系统深入研究,将构成21世纪上半世纪新的成矿理论基础,并将对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7.
康滇地轴中南段铀成矿条件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康滇地轴中南段铀矿化划分出3种类型(砂岩型、钠交代岩型和元古代浅变质岩型),并阐明其主要特征。提出了元古代地壳演化曾经历了原始古陆形成阶段、沉降活动阶段和基底再团结阶段,认为中元古界昆阳群是有别于典型的含铀碳硅泥岩沉积建造。通过对该区部分岩石原始铀含量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岩石可作为该区铀源岩的新认识;划分出碱性和酸性两大类型的热液蚀变,指出本区以发育碱性蚀变地段的成矿前景较好。指出该区铀成矿前景:(1)该区不具备形成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的地质条件;(2)非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型的铀成矿前景较差;(3)本区碱(钠)交代岩型铀矿化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8.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的时代及其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是一套以发育大量基性火山岩为特征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分布于托来山北坡刘口峡山至热水大坂一带以及朱龙关河北侧小柳沟和古浪峡等地。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区内地层的分布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沙龙地区和北过龙至金龙河地区出露的一套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石应划归来龙关群,并运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定了该地层中火山岩的成岩时代,首次较确切地给出了这套浅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朱龙关群的时空分布。同时根据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朱龙关群火山岩的成岩大地构造背景为陆内裂谷。  相似文献   
89.
本文根据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区体结构面野外调资料,对坝区结构面优势方位、间距、张开度、连通率、隙间充填物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坝区岩体分类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中国地下热水分布之特点及属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墨香  邓孝 《第四纪研究》1996,16(2):131-138
本文依据我国近年来地下热水资源调研和勘探的新进展及其与有关的研究结果,简述我国地下热水形成和赋存的地热地质背景,分析和归纳构造隆起区中的温泉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地下热水分布之基本特点,讨论主要水热带的地热学属性和沉积盆地热水的形成机制,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今后地球科学有关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