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3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1423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7397篇
海洋学   36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39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421篇
  1999年   480篇
  1998年   548篇
  1997年   495篇
  1996年   596篇
  1995年   541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511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991.
康古尔金矿区次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古尔金矿区分布着一系列的次火山岩 ,这些次火山岩与金矿体相伴产出。从次火山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及单颗粒锆石表面蒸发法 2 0 7Pb/2 0 6Pb年龄资料看 ,次火山岩形成于 30 0~ 2 82 Ma。而石英正长斑岩单颗粒锆石 2 0 7Pb/2 0 6Pb年龄值 ( 593Ma)反映了岩体侵位过程中捕获了基底岩石中古锆石的年龄信息。进一步推测在阿齐山—雅满苏火山岛弧之下可能存在前寒武纪陆壳基底  相似文献   
992.
Quartz wa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its silic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cro-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W Guizhou and NW Guang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uartz in wall rocks.ores and that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ilicification are distinctive in silicon isotopes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haracters.Quartz in association with primary silicification is non-luminescent while that in wall rocks and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silicification exhibits striking luminescence.Based on the dynamic fractionation of silicon isotop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rapid transport of aprimary siliceous fluid along the major deep fault system into subordinate faults before ore components deposited in favorable strata via penetration and metasomatism.Therefore,a deep origin is implicit for gold deposit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993.
发育在华北板块西北缘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中 4个大型 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属于层控热水沉积矿床 .阐明了这些矿床是形成于狼山 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裂陷槽发育的中 晚期阶段 .提出这些大型 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具有 4个重要的必要条件 :( 1 )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构造环境 ;( 2 )具有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 ;( 3)有利的沉积岩相 古地理条件 ;( 4)成矿过程中突变事件的发生 .这一规律性的认识不仅对我国 ,而且对世界其它地区同类矿床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山东新城金矿床的叠加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7年研究了Ⅰ号矿体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下部异常显示有深部盲矿前缘晕叠加,1994年探明的Ⅴ号矿体正好与其对应。1997年继续研究和建立了新城金矿的原生叠架晕模式,并用模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5.
提出在43 ̄34Ma期间发生的岩浆作用、张性构造以及集中于内华达大盆地的金矿化与黄石古热眯的演化之间存在的成因联系。该模式与新生代的区域构造相吻合,并提出了始新世一渐新世岩浆事件与卡林型金矿之间在空间上一致的一种可能解释。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于大盆地的Battle山区,并与推测的40 ̄30Ma以来黄石热点的位置恰好重合。黄石公园热点可能是一个起源于核幔边界的地幔柱,核幔边界被认为是一个异常富集金及与金  相似文献   
996.
热液金矿床在独联体国家的分布及成矿系统的产矿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独障体各国热液金矿床分布的分析表明,晚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成矿期金矿化的强度不相上下。对独联体各国的含金性图进行了整理。评价金矿化发育强度的基础主要是大型(〉100t)金矿床总储量(开采余下的储量)数据。将热液金矿床划分了16个地质成因类型;其形成与不同种类的成矿系统有关。评价了各种系统的极限产矿力,普通系统其值可以达到4000t金。讨论了岩浆系统和变质系统的概念。得出了大型矿  相似文献   
997.
在对美国卡林硫化物金床和俄罗斯五月金矿床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两个含金-硫化物金矿床都与低温金-银,锑-汞和汞矿床共生。矿石中的金主要是细分散金并在针状砷黄铁矿中的形成亚微细包体。分析两个矿床的矿石成分,不难看出在含金量和造岩地元素上也有一系列相似之处,从有机碳含量到含矿交代岩中钾,钠状态都如此,从外表看,它们都必于沉积或者热液-沉积成矿。在储量方面,细分散型矿石的含金矿床往往是大型或越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8.
夹皮沟金矿燕山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构造控矿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夹皮沟金矿床主要成矿时代和控矿构造类型-直悬而未决,矿区及外围找矿始终处于徘徊阶段,经控矿构造深部组成和岩浆岩,脉岩,金矿石相互间关系的研究,金主要成矿归代为燕山期,控矿构造类别属外接触带断裂型,找矿靶区应重点选在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体北东侧变质围岩中。  相似文献   
999.
含碳岩系与金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含碳岩系与金矿床关系的研究现状。讨论含碳岩系中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提出了被动大际边缘裂陷槽中初步富集、构造岩浆活化改造、有利构造空间定位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在找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马庄山地区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找金试验和在特克斯县15号水系沉积物异常区开展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推广应用证明: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以遥感地质构造解译为先导,民裂裂构造裂隙充填物及蚀变岩石为采样介质,较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更具有矿直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