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断陷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断陷的发育规模较大,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是长垣以东地区断陷的重要特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各控陷断裂均经历了由多个区段独立发育、相互作用、最终连为一条断裂的动态发育过程.深层断陷的发育经历了火石岭组的初始断裂期、沙河子组的强烈断陷期和营城组的断陷萎缩期,其间遭受了多期重要的改造作用.伸展型构造是松辽盆地油气成烃、成藏的根本要素,也是油气较富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层序地层及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营城组砂砾岩是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位.营城组四段可以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即营四下层序和营四上层序.营四下层序沉积期断陷深度大、分布范围小、分割性强,形成了相互独立的火山断陷湖,边界发育多个物源,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以及泛滥平原3种沉积相;营四上层序沉积期为一个统一的大断陷,主物源为北东物源,沉积相的发育具有较强的分带性.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建立了等时地层层序格架,认为营四段沉积前的构造格局控制了湖盆不同层序沉积相的展布,徐家围子断陷周缘发育一系列沟谷,并沿轴向凸起东侧相继发育了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扇三角洲以及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83.
付广  王有功 《地球科学》2008,33(3):342-348
通过研究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火山岩气藏3个主要成藏要素——沙河子组气源岩、火山岩圈闭和断裂输导通道的时空匹配关系, 得到该区火山岩圈闭与沙河子组气源岩在空间上可以直接接触, 也可以在空间上相距一定距离, 但均由断裂沟通连接.沙河子组气源岩、火山岩圈闭和断裂输导通道在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中期、嫩江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三者时间匹配关系最好, 有利于天然气在火山岩中大规模富集成藏.通过3个主要成藏要素时空分布与火山岩气藏分布之间关系研究得到, 沙河子组气源岩区、Ⅰ、Ⅱ类火山岩储集圈闭和断裂分布在空间上共同控制着火山岩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末期、嫩江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应是该区火山岩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3个主要成藏要素良好的时空匹配关系是造成该区深层火山岩中能形成大、中型气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4.
为揭示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用低温氮气吸附-解吸实验,结合扫描电镜分析、有机碳测定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分析页岩有机质和矿物组成,厘清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沙河子组陆相页岩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石英和长石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粒内孔、长石溶蚀孔和颗粒边缘孔,有机孔隙不发育。氮吸附曲线主要呈现为Ⅳ类吸附曲线,发育H2和H3两类迟滞回线,其中H3型比表面积较低,平均孔径较大,宏孔含量较高。页岩孔体积主要由介孔和宏孔贡献,比表面积主要由介孔贡献。孔径分布呈现双峰态,左峰约为2.7 nm,右峰分布在20~70 nm。页岩发育两段分形特征,分形维数显示H3型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及复杂性较弱。孔隙结构主要受矿物组成控制,与TOC无明显相关性,微孔含量与比表面积越高,宏孔含量与平均孔径越高,页岩孔隙结构越复杂,越不利于页岩气的运移及产出。陆相页岩因沉积环境控制下赋存的腐殖型有机质,从本质上影响了其孔隙空间、孔隙结构及页岩气富集特征,与海相页岩区别显著。   相似文献   
85.
提出一个新的带通滤波器——延拓回返垂直二次导数,该滤波器可通过调节延拓回返高度及次数来达到调频目的,以突出勘探目标层段的信息.利用该技术对松辽盆地深层勘探程度最高的徐家围子断陷的航磁资料进行目标处理,与钻井资料对比表明,经处理后的航磁资料可以较好地反映火山岩的分布特征.以航磁资料为主结合钻井、地震资料预测了徐家围子三套火山岩的平面分布.指出航磁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储层的发育区带,近烃源岩或沟通烃源岩的航磁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天然气的富集区带.该认识对今后松辽盆地的勘探部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火山岩勘探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赵国连 《沉积学报》1999,17(4):615-619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指泉二段以下的地层,包括泉一、二段,登娄库组及侏罗系地层。深层有其独有的生烃源岩与储层,其中的天然气有别于浅部油田气,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同位素氩年代证据及姥鲛烷与植烷比值都显示了深层天然气具有煤成气的特点。本区的源岩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热演化,形成了深层天然气。深层发育了完整的生聚盖组合,资料表明,深层气的远景较好。  相似文献   
87.
一、深化形势认识,突出创造性,着力破解政策瓶颈 目前,大庆正处在城市建设的扩张期、可持续发展的跨越期,这一时期要大上产业项目、辟建开发新区、完善城市功能,对土地的需求量特别旺盛。今年年初,这个局专门组织两路人马分赴先进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并结合大庆实际进一步研究和谋划了下步国土资源工作总体思路。主要是包括:创新工作理念,就是要深入研究、理解和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大胆地解放思想,力争把国家的支持性政策用足,限制性政策用活,既不能管得过死,也不能放任不管,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和成岩作用对致密储层含气性的控制,本文进一步细分了成岩阶段,并分别研究了各构造单元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热解分析、有机酸、X-衍射分析、普通薄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资料分别划分了各构造单元的成岩阶段。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的成岩作用具有"隆起区较强、坳陷区较弱"的成岩规律,断陷中部的隆起区抬升剥蚀幅度大、地温梯度高、时代相对较老,成岩作用强;断陷两侧的坳陷区抬升剥蚀幅度小、地温梯度低、时代相对较新,成岩作用弱。储层的成岩作用对致密储层的含油气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砂岩、砾岩工业气层的勘探下限分别为中成岩阶段B1亚期和晚成岩阶段A期对应的深度。  相似文献   
89.
相对于河道内沉积,作为河流相沉积主要部分的溢岸沉积占河流相地层比例可达70%。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溢岸频率和沉积速率等因素决定了溢岸沉积的结构、厚度和横向展布等特征。分析不同基准面旋回位置内溢岸沉积特征,可以建立基准面旋回内溢岸沉积的演化模式;反之,通过溢岸沉积结构特征和地层叠加样式可以判断和识别基准面信息,指导划分层序界面和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以大庆长垣扶余油层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识别溢岸沉积不同岩相类型及其岩相组合和序列特征,统计研究区120井决口河道、决口扇、决口扇复合体的垂向厚度分布,并分析在扶余油层整体基准面上升过程中,河流相溢岸沉积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河流相地层内溢岸沉积和河道沉积存在此消彼长的相对关系: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河道溢岸沉积逐渐发育,河道溢岸沉积速率和溢岸频率逐渐增加,河道逐渐呈分散状态,地层内溢岸沉积厚度、延展范围和比例逐渐增大;基准面下降期,其特征相反。区域地层发育较薄、溢岸沉积不发育或较少发育位置,可作为区域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而地层发育较厚、溢岸沉积发育程度较大位置,可作为基准面上升到下降的转换面。  相似文献   
90.
玄武岩油气藏储层一方面含有大量可与CO2 反应生成碳酸盐的造岩矿物,另一方面又有枯竭油气藏的良好储(储集
空间)、运(运移通道)、盖(盖层条件)和保(保存能力)等 CO2 封存优势,是潜力大、实施易、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的碳
汇靶区。该文选取了位于松辽盆地东北部的徐家围子断陷玄武岩气藏开展CO2 封存潜力研究,在对该气藏地质特征和储层
发育特征详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玄武岩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鉴定分析结果,探讨该气藏的矿物固碳能力和油气储层固
碳能力,并对其封存CO2 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表明,徐家围子断陷玄武岩气藏有着良好的储集空间,且易碳酸
盐化,其盖层可阻止所充注CO2 的逸散,稳定的圈闭条件可保证所充注CO2 的安全性,因而是CO2 封存的理想靶区。初步的
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玄武岩油气藏的矿物固碳潜力约为89.33×108 t,油气储层的封存能力约为6.2×108 t,总
计约95.53×108 t,具有十分可观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